老外看中国"在中国,所有的人都相互贿赂"

8月4日,德国"南德意志报"发表一篇题为"儒学的遗产:在中国做生意很难,不行贿根本办不成事."该文章通过大量的事实,揭露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当 前中国所存在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却为领导人所刻意封锁的最大"国家机密"腐败已经成为中国权势集团的基本特征.

文章说,王立(化名)是一位在中国南方做生意的企业家,他说: "在中国所有的人都相互贿赂."他不否认自己眼下也身处这一旋涡当中,如果我不和其他人一样,我的生意就没有机会. "

对非法馈赠尤其没有丝毫抵抗力的是中国官员.今年上半年只有9158名的倒霉官员被判有罪,而数量极为庞大的贪腐群体却相安无事.不久前,得罪上级领导的中石化集团原总经理陈同海被判处死缓,因为他被宣称受贿近2900万美元.

驱使人贿赂的更多的是深扎在中国社会的对利益的偏好,因为这从未遭到谴责.现如今收受贿赂者虽然偶尔会遭到严惩,但行贿者往往会逃脱被起诉的命运.

不久前"中国日报"一篇评论文章说: "如果别人不给钱,很多领导干部就感觉是种侮辱."对外国企业而言,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应加重礼物的分量.它们要在避免腐败的国际法律规定和中国官场文化之间保持平衡,而后者认为,给贸易伙伴大大小小的礼物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很多企业在与中方合作伙伴亲自会面之前,就具体商定好计划赠送礼物的轻重和价格.

在腐败问题上,西门子也有与当地习惯打交道的经历。几年前,20名中国西门子员工因行贿被解雇。但是,公司宁可不谈论这个问题。据说,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 敏感等级。然而,西门子事件在蒂森—克虏伯却构成了一场反员工腐败的新攻势的基础。蒂森—克虏伯中国区总裁阿尔弗雷德.韦威尔斯说:“我们在研讨会上严厉 警告员工不要违反规定,否则将被开除。”

但蒂森—克虏伯也不可避免地遵守着当地习俗。为了吸引记者,该公司的记者会向每位中国记者派发200元人民币。韦威尔斯得到了北京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的斯特凡8226;罗特林的支持:““零容忍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这里有你根本无法消除的程序。人们必须现实地找出可以接受的方案。”

罗特林16年来一直在中国生活,他说,不管怎样,目前给年轻经理人开办的中国商学院中39%设有经济伦理学专业,有的还是必修课程。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