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陈季冰:中国究竟是穷国还是富国?

 2009-07-16 04:0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发布了2009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的上榜企业达到43家,比去年又增加8家。其中,撇除香港和台湾地区,仅中国大陆就有34家。因此,《财富》杂志对今年榜单总体分析的一篇文章使用了下述标题:"中国公司腾飞"。该文称,今年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有什么重大新闻?中国各行业--从航空航天到银行业到石油业表现强劲;其他各国则表现较差。

今年上榜的美国公司为140家,虽是自《财富》于1995年开始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以来成绩最糟糕的,但仍高居第一。上榜公司第二多的国家是日本,有68家。看起来,这张榜单从微观层面相当准确地揭示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实力格局。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全球前三大经济体也恰好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其中美国经济总量是日本或中国的3倍,而日中两国基本相仿。

不过,"《财富》500强"是根据销售额来给企业排序的,如果根据公司的市值再来另搞一个500强的话,我相信情况会大不一样。入闱那张榜单的中国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市值总量上,都不会比美国公司少多少,并将肯定远远超过日本公司。

根据沪深交易所披露的数字,几乎在同一天, 7月9日,两市A股流通市值重新回到10万亿元之上,在过去半年里增长了一倍多。如果流通市值的绝对数字不足以使人明了背后的含义的话,我们还可以这么直观地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牌的伦敦证券交易所;而沪深两地的市值加起来,可能已经超过了东京交易所;当然,如果把香港也算在一起,中国三个城市的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将不会比美国纽约和纳斯达克总市值低很太多。这里还必须看到另一个问题,纽约、东京和伦敦交易所都是开放的国际化市场,在那里挂牌的远不只是本国公司,中国就有几十家公司在美国上市;而沪深市场完全是封闭的,没有一家外国公司。

显然,这些数据和事实基本证实了我上面的猜测,即:中国企业的总市值--换句话说就是经营性资产总量--是不会比美国低很多的。

再来看看不动产的情况。这方面的绝对数据是不可能精确统计得出来的,但我们可以根据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来做一个相对估算。过去10年来,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房地产持续处于"量价齐升"的状况。虽然很难作客观科学的比较,但眼下上海房价的平均水平不低于纽约和洛杉玑,恐怕是一个能够站得住脚的判断;而从近年来的公开拍卖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动辄几十亿元的"地王"来看,上海商业用土地的地价明显高于纽约和洛杉玑,更是不争的事实。考虑到中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均不小于美国,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房地产存量资产,以货币形式计,应该也不会明显低于美国。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财富无非是动产和不动产。由此我们得出一个大致结论:中国目前的国民总资产,差不多已快赶上世界最发达国家--美国的水平。这么看的话,尽管中国人口是美国的 4倍多,但中国仍应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国家"。 如果把人民币的潜在升值压力也考虑在内的话,这一结论就更加确凿。

但很明显,这一点也不符合我们日常的实际感受,因而一定在某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这也是长久以来一直非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看来,所谓的"中国资产"存在显著的泡沫成分。众所周知,GDP是衡量一个社会创造财富能力的数据。如前所述,目前中国的GDP仅有美国的1/3,也就意味着中国整个国家在相同时期内创造出来的社会总财富是美国的1/3(当然,这个比例一直在提高)。如果是这样,按理说中国的全社会财富总量应该也是美国的1 /3左右才合理。但反映在市场价格上的却不完全是这样,这无疑地说明了中国的资产是被大大高估了的。举例来说,中国工商银行可能是当今全球市值最高的一家银行。但我们都很清楚,比起汇丰、花旗等国际老牌大银行,它的市场占有率、经营水平、品牌价值,甚至固定资产等都有着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巨大差距。因此,中国工商银行并不值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牌价上显示的那么多钱。

造成这种资产泡沫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市场预期因素。资本市场相对于实体经济都会有一个提前量,可能是由于市场对拥有如此巨大国内市场的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持续看好,所以预先透支了中国资产的一部分增值空间。例如,市场普遍认定中国工商银行将在未来若干年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银行,于是股票投资者是花钱买它的未来。应当说,这是一种比较正常且合理的情况。

但更可能的一种情况是,资产泡沫是由于长期的货币超额供应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造成的。依我看,这种可能性在中国是肯定存在的。在过去10多年里,主要是因为外资大量进入,加之人民币的非自由兑换(也就是资金不能直接汇出),中国央行不得不发行相应的人民币以对冲进入中国的外汇,其结果是: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都要远远超过GDP的增长幅度。这种货币与实体的不匹配在短期内可能不见得会引起什么可以察觉的严重后果,但长期看,注定会堆积通货膨胀的风险。实际上,中国资产价格迅速膨胀的现象正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10年内显著地发生的,与中国货币供应的扩张惊人匹配。此外,这10年来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相同的流动性泛滥,它从外部进一步助推了中国资产的泡沫。

每一个投资和外贸存在大量顺差的国家几乎都会出现类似状况,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前的中国越来越像20多年前的日本。我记得在日本经济泡沫最严重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东京郊区地产的市价可以买下整个加利福尼亚州。假如上海的地价和房价再像现在这么猛涨上去的话,估计要不了多少年,上海郊区的不动产价值也快抵上整个加州了。然而,日本"失去"的过去这10多年已经证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

不过,中国经济肌体的潜在问题可能比80年代的日本更加严重和复杂。这里并不是指中国人均GDP远远低于20年前的日本,人多有时不完全是坏事,它至少意味着未来潜力。我很想指出的是:同样充满泡沫的帐面财富,今天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对它们的社会占有格局是大不相同的。

尽管日本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也很强,但日本并没有太多国有企业,此外,日本的贫富差距也很小。因此,日本庞大的帐面国民资产是相对均衡地分散在民间的。中国则恰好相反,看一下今年"财富500强"榜上有名的中国企业,你就可以一目了然:中国的财富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里,并且近年来越来越向中央政府集中;即使民间那点有限的财富,分布也非常不平均。

有关家庭资产方面的统计资料相当匮乏,不过我仍找到了两个数据可以作为比较。2004年,美国家庭平均资产为44.8万美元。而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资产为22.83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城镇家庭的平均资产是美国全体家庭平均资产的1/10都不到。鉴于中国城镇化水平不足50%,且城乡差别巨大,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中国家庭平均资产仅有美国的1/20。且不说中美两国的总体财富情况,就算拿人均GDP来比较,中国家庭的平均资产应该在美国的1/10左右才合理。

从这里我们看到,第一,中国每年新创造财富中的大部分被政府拿走了;其次,近年来中国财富迅速膨胀的帐面增值部分更几乎全部归政府所有。由此就可以比较清晰地解释我上面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从资产的情况看中国应该是一个富裕国家,而我们的实际感受却截然相反?答案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确是个"富国",但这个国家里的居民却并不富裕。换言之,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以及少数富有人士与相对还很贫穷的绝大多数国民的奇怪结合体,而这个结合体里的财富在整体上正处于相当严重的泡沫状态。

写于2009年7月10日,发表于2009年7月13日《南方都市报》,见报有删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观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