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逃港事件

今天的深圳是繁华、时尚,但是在深圳也有一段难以磨灭和难让人忘记的历史。

1979年的劫难

1979年5月6日,来自惠阳、东莞、宝安80多个乡镇的7万群众,像数十条凶猛的洪流,黑压压地扑向深圳,两个海防前哨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山人海吞噬了。

这场惊天骤变是被一则谣言引爆的。不过,事发前并没有任何飓风来临的征兆。谣言说,在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当天,香港实行大赦--凡滞港人士可于三天内向政府申报香港永久居民。深圳还在当日"大放河口",允许群众自由进出香港。

时光流逝了30年,我们现在无法描述那场劫难,无法想象三座人烟繁华的千年古城一日之间几乎等同于被6000米宽的海浪抹去的骇人情景,无法猜度那无数坚守安土重迁的农渔民拖儿带女踉跄越过边界时回头一瞬的心情和泪光。

一位72岁的深圳土著,说起这一幕时不胜唏嘘:1979年5月7日,"大放河口"的翌日,毗邻香港的20公里海面上,漂浮着数百具尸体,腥臊的海风抹去了这块土地上的任何一丝生气。东起沙头角,中至下步庙,南到红树林、蛇口,连一个人影也难以找到。

"谁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人将生命作了这海湾的祭献。"当天,老人从派出所领到了750元葬尸费--在他埋葬的50具尸体中,有4具是他的亲人。

四次大逃港

实际上,在1979年"5·6"事件前,深圳还出现过3次大规模逃港事件。也就是说,在中英双方于1951年封锁边界后的二十年里,深圳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是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第三次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最后这次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

解放三十年,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的逃港者有多少人呢?官方数据说,历年来参加外逃的计有119274人次,其中已逃出港的有60157人。一名叫刘宝树的本地老人却对上述数字表示怀疑,据他估计外逃成功者至少有30万人,参与逃港者不下100万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公安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三偷":偷听敌台;偷窃集体财产;偷渡出境。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对这个问题严防死守,保持着高压状态,但是偷渡之风却愈演愈烈。

发生在60年代的那次逃港事件,更是波及全国持续3个多月,宝安县公安局事后调查形成的《宝安县有关外流情况综合材料》显示,1961年8月宝安县实行对外开放,放松边防管理。也是这次尝试性的开放,让本只是在宝安一地的逃港事件发展成波及62个县(市)及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性事件。

1962年4月26日开始,在宝安县由东至西15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奔向边境线,伺机进入香港。调查组最后形成的报告显示,这几批人大多数是17至40岁的青壮年,有男有女。他们每人均持有一条4尺多长的木棒。他们的总指挥说:"在冲到边界时,不论谁要阻挠我们的话,我们不得退步,要用棍与他们搏斗继续冲过去,甚至开枪也不要后退掉队,谁掉队就要用棍打谁。"据统计,从4月底至7月初的短短时间里,共十多万人次涌入深圳,最后51395名来自12个省、62个县市的外逃未遂人员被收容遣返。当时宝安实行宽松的边境政策只对宝安县群众,据统计这次逃港群众90%以上不是宝安县群众。这场风波后来惊动了周恩来总理,最后通过强行遣返、凭证明购买到深圳的火车票等措施才逐渐平息。

据深圳地方史记载,到70年代宝安县万丰村的男女青年每晚一伙一伙地泡在万丰鱼塘、石岩水库、求雨坛水库里苦练游泳技术,以备偷渡。到金秋收获季节村里根本没有青壮劳动力,因为不是偷渡成功已去香港,就是在偷渡中死去了。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蛇口工业区时,一次就发现了400多具偷渡者的尸体。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