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造假,经济适用房黑幕重重

内地的经济适用房(类似香港居屋)成为贪官们的盘中餐,日前湖北武汉五千多名困难家庭市民参与一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结果摇中的一百二十四名市民中,有六人的购房资格证编号是连号,而且申请材料乃造假。

事实上,这宗造假案相当典型。按照当局规定,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非常严格,申请者首先要提供收入证明、住房情况证明、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材料,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审核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街道办须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个人情况报送区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就申请家庭的收入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最后由申请人向房产部门申请。

也就是说,申报材料要经过街道办、公安、民政、房产等多个部门审核,还要进行公示曝光,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能不能通过电脑摇号抽中。按理说,沿着这一整套程序下来,环环相扣、环环监督,作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那六名造假者,却能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绿灯,更通过电脑摇号,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媒体揭露,这六名申请者的材料均为虚假材料,所提供的收入、住房证明及出具单位均不存在。在进行资格证明申请时,这六人的户口并未转至审核地,所提供的户籍证明印件均为伪造。由此可见,武汉经济适用房申请造假,不是涉及一、两个人或者一、两个部门,而是所有环节都失控,所有的监督都形同虚设,彼此已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条龙作业,黑幕重重。

一路绿灯黑幕重重

最离奇的是,电脑摇号作为体现公平的最后环节,也被人为操纵。按照统计学的原理,在五千多个号码中要摇出六个连号,其概率相当于千万亿分之一,但这个千万亿分之一的罕见机会却被贪官们"醻y"出来,因为电脑摇号软件也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他们想摇甚么号,电脑便会给甚么号。在贪官面前,根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切皆有可能。在这样的运作之下,社会公平变得"纯属偶然",而不公平则是必然。

经济适用房是一项公共政策,旨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但在官员眼中,这些经济适用房却是"唐僧肉",时时刻刻想着要咬上一口。郑州的经济适用房用地变成豪宅与别墅,深圳的经济适用房形同豆腐渣,此起彼伏的腐败,让人怀疑经济适用房到底是保障穷人的权益,还是保障贪官的权益?

武汉市的这宗造假案,引起全国舆论一片哗然,武汉当局却视若无睹。日前,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市监察局、市国土房产局、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整个发布会只进行了五十五秒钟,而且还不许记者提问,成为有史以来最短的发布会,这证明武汉当局心中有鬼。看来要想查清事实真相,也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原题:官府主导造假,社会怎有公平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