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户籍改革的利弊(图)

上海改革户籍制度 

 

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星期三开始接收常住户口申请表格,正式开始了户籍改革的第一步。

但这一被认为最终应该通向取消公民待遇差别的改革,也引起许多反对意见。

中国大陆的户籍二元化最大的弊病,是公民群体间,尤其是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待遇差别。而这一差别悬殊巨大,违犯了中国宪法中公民平等的原则。

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无疑会受到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尤其是进城工作的农村户籍人口的欢迎和支持。

星期三开始接受申请的上海市这次进行的户籍改革已经是第四次了。上海有2千万人口,其中7百万没有上海户口。

这些外来人中包括大量从内地农村来上海从事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蓝领工作的,和许多从其它城市来上海众多外企、合资企业和各种金融行业的白领及企管。

这些外来人从各方面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做出很大贡献,无论从理论上和情理上说,他们都应该享受和上海本地居民同样的社会福利待遇,比如就业、居住、孩子教育和计划生育等。

但是批评者认为,上海这次进行的户籍改革条件过于苛刻,而且它的内核仍然基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标准的非一体化,进行的只是量化改革,因此无法根除或解决各公民群体间的待遇不公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媒体报道,上海市政府采取的这一户籍改革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沪找工的可能性,也引起上海本地居民的担忧和愤怒,认为这会加剧上海近年来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犯罪率不断上升的状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