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案缘何数额趋大职务趋高?

日前,武汉市检察长孙应征应华中科技大学邀请,作了主题为"关于当前我国职务犯罪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廉政报告。孙应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办案经验,援引大量的职务犯罪案例和数字,对我国的职务犯罪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腐败的发生规律、发展态势及其危害性,其中谈到贪污贿赂犯罪蔓延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的遏制还不理想,表现在案件数额越查越大、贪官职务越查越高。

检察长的分析有理有据,有着相当的可信度,且与公众的观感基本一致,比较符合客观实际。那么在反腐力度加大的现实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案件数额越查越大、贪官职务越查越高的情况呢?

法律宽恕出来的。尽管公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党和政府也加大反腐败力度,但一个不忽视的问题是,现在法律对腐败官员的威慑力不是大了,而是小了。涉案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都不判处死刑,被认为是轻判,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还有专家提出了经济案件不适用死刑的意见,这多少也令腐败分子欣喜。纵然案发受刑,也可以享受减刑、提钱释放、保外就医的待遇。腐败的成本低、风险小,使更多的贪官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这不能不说是导致腐败案件数额越来越大、职务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如人称五毒书记的张二江,入狱后靠写书连获减刑,受到舆论的广泛质疑。

领导庇护出来的。在现行的官员产生体制下,官位基本上是上级领导给的。一些领导干部之间由此建立起庸俗的关系,晋职的不是感谢组织的培养和教育,而是对领导个人感恩戴德。当然有的人本来就是通过买官卖官的不正当手段,维系和建立起特殊的"友谊",这也就是所谓官场盛行的潜规则。这样的领导干部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下属出了问题上头自然有人罩着、有人捂着,以致有恃无恐,虽然问题越来越大,却能带病提拔,官越做越大,最后不可救药。如黑龙江马德、韩桂芝、田凤山受贿串案,牵出 50多名"一把手"。

下属献媚养大的。为了获得晋升,为了挪个好位置,或者为了某种利益,下级或者特殊利益关系人,深谙投入产出的关系,不断向领导献媚、进贡、投资,以获取相应的回报。如重庆地产窝案,10名厅级干部因受贿而落马,其中规划局原局长蒋勇受贿1796万元,副局长梁晓琦受贿1589万元,分别被判死缓。

依靠工程自肥的。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各地大兴土木,各类开发区或者工程建设热火朝天,高潮叠起。一些领导干部抓住机会,浑水摸鱼,先下手为强,获名利双收之利。开发区成了贪污犯罪的高发区。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原副局长赵国利鲸吞公款2000多万元案;河南电信实业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常原务副总经理丁继平等人采取虚列项目、打白条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达800余万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