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交易募资所能利用的杠杆消失,导致投资活动大幅缩减和信心坍塌,3i和赛伯乐(Cerberus)等公司竞相关闭亚洲地区的办事处。
不过,全球私人股本公司大多是在2007年末信贷市场陷入低迷之前完成亚洲巨额基金的募集工作的,此后一直很难将资金配置出去。分析师估计,私募基金未使用的资金还有200亿美元(不包括杠杆),可用于在亚洲的收购。另外,它们还有数十亿美元可用于增长型资本投资,即基金仅购买某个企业的少数股权。
上个月,美国基金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以18亿美元收购韩国的Oriental Brewery,是两年来亚洲最大的杠杆收购(LBO),从而提振了整个行业的信心。
此后,德州太平洋集团(TPG)宣布拟向中国鞋类零售商达芙妮国际(Daphne International)投资至多1.3亿美元,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对中国领先电器零售商国美(Gome)至多6.3亿美元的投资也进入微调阶段。
日本的私人股本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德州太平洋集团、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等公司正密切关注澳大利亚最大港口及铁路运营商Asciano的资产。印度服饰零售商Pantaloon也正就一项可能投资,与全球私人股本进行谈判。
总部位于香港的亚洲私人股本研究中心(Centre for Asia Private Equity Research)董事总经理Kathleen Ng表示:"与上一次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严重经济低迷的复苏时间相比,这次的反弹很迅猛。交易活动尚未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但亚洲的私人股本行业似乎已经渡过了危机。"
亚洲私人股本的交易规模从未达到欧美等地的高度,因此讽刺的是,亚洲私人股本企业资产组合中的公司表现不佳的较少,也就少有时间和资金被套牢的现象。
摩根大通(JPMorgan)亚太区金融投资者部门主管阿南德•纳拉扬(Anand Narayan)表示,随着公司利润日益显现和银行放贷倾向越来越明显,私募基金正在发现机会。
他补充表示:"资产估值已经重新回到了有吸引力的水平,并且有限合伙人(LPs,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似乎愿意支持亚洲地区的潜在交易,因为该地区拥有相对强劲的增长前景。"
私人股本公司正在提防重复过去的一些错误,比如,争抢着投资于所谓的首次公开发行 (IPO)前的机会。
最近的一些交易都是从防止股权价值急剧下跌对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角度来设计的。贝恩资本对国美的最终投资中,约一半采取了可转债的形式;而德州太平洋集团最近利用日本玩具制造商Tomy的一次资本重组,将自己的股权转换成了更多的可转债。
除了配置资金以外,股市的不断上涨也提高了私人股本企业通过转手或首次公开发行成功退出投资的机会--这可能会为新投资机会提供新的周转资金。
同时,由于韩国国内银行如今能够募集到收购资金,美国私募资金孤星(Lone Star)出让其所持韩国外换银行(Korea Exchange Bank) 30多亿美元多数股权的希望被再度点燃。此外,如果中国政府批准,德州太平洋集团还计划用所持深发展银行(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的控制性股权交换中国保险商平安(Ping AN)的股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亚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