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能长期高薪消化巨量大学生?
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在今年4月对850所大学的3.5万名毕业生所作的抽样调查中,在申请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仅有19.7%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同时,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只有59%的学生去找工作,而在2007年,这一比例是64%, 2008年为66%.想读研究生的人数比例约为27%,而2008年为24%.基于这些数据,我们是否有理由认为:美国大学生遭遇就业寒冬了呢?
我看不见得.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就业的"量"的层面看,其目前的就业率参考意义不大.前面提到,到毕业时为止,美国应届毕业生想找工作的人中仅有19.7%的人找到了工作,这乍看起来很吓人,其实2008年同一比例是26%,相差并不大.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没有找到工作的美国大学毕业生,会在毕业后继续寻找工作. 2008年毕业时只有26%的毕业生找到工作,但整个2008年美国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这表明,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是在毕业后才找到工作的.
第二,从就业的"质"的层面看,薪酬是比就业率更重要的指标.今年美国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与2008年比相差非常小,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起薪还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2009年3月份时,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公布了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初步报告, 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49,353美元,几乎与2008年的平均起薪49,300美元相同.工科系毕业生起薪依旧上涨, 2008年但涨幅不如.到四月份,该协会进行了新的调查, 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仍为48,515美元,与前一个月的调查结果相差不大.
4月份的调查数据还表明,文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比2008年仅下降了1%,为36807美元.此外,还有不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年薪逆势上涨,形势大好.
这说明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质在提高,所谓质就是指工作的好坏,一般而言薪酬高低自然是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这个事实只能说明美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大学生就业寒冬.美国大学生就业即使有困难,那也是暂时的,局部的,情况并不很严重的.
第三,美国经济的前景依然被看好.这是由美国的软硬实力所决定的:美国自然资源如土地,石油,煤,森林等的使用和开采还不到20%;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遥遥领先;金融服务业仍无人能取代;电影,娱乐,时尚等在全球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军事工业(通信,飞机,导弹等)从未衰败;还有社会和政治民主有效遏制权贵资本腐败的程度(尽管这次危机也暴露了不少存在的问题),移民政策,产权保护,法律机制,全面的动态竞争机制等吸引全世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能力,等等.
从历史上看,美国在绝大多数时期都能消化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并且始终保持较高的薪酬水平.美国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美国拥有的是高科技,垄断性, "虚"的产业,这些高科技和"虚"的产业恰恰就是大量吸收大学生的产业.
高科技自不必说,美国的军工,航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需要大量大学毕业生,甚至其本国的学生还不够用,还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
至于"虚"的产业,是指美国基于综合国力和文化优势,建立起的非物质形态的产业,这主要包括"虚拟化"经营的世界级品牌,金融服务业,娱乐产业等.这几样东西,无一不是美国强大的工具.而这些产业,也恰恰需要大量大学毕业生去做.
由于金融危机,美国人在反思他们在金融业上的问题,在做出一定的调整,但是可以预见,美国对"虚"的层面的调整,必定是在一定限度内的调整,仅仅是把虚实之间的比例调整到合理范围,美国继续在实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虚"的战略不会有丝毫动摇,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原因.
那么,美国大学毕业生离就业的寒冬也还远.
- 关键字搜索:
-
美国
來源: 网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1E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