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毛泽东搞诡计 周恩来变成毛的副手 (图)

【揭开周恩来面具】 第18集

 2009-05-02 21:5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这里是揭开周恩来面具系列节目的第19集。在这一集我们向大家介绍中共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怎样搞诡计,使得周恩来变成毛的副手。本次节目的部份内容来自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

上一集我们向大家介绍在中共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成为周恩来的副手。那么毛泽东究竟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手段,取代了周恩来在中共军中的地位,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的? 这在中共官方的党史中一直是个避而不谈的话题。

遵义会议后,周恩来被推举出来主持军中大计。当时红军正处于危境之中,任何一个决策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全军覆灭,因此,周此时临事而惧的心态比以往更甚。表现为在遵义会议后有意退让,而让毛泽东在实际指挥中唱主角。周恩来的这种作法,正中毛泽东的下怀,给了他施展阴谋,反客为主的机会。毛泽东想新官上任三把火,通过打胜仗来为自己立威。此外,对毛来说天赐良机的是,中共与共产国际的通讯联络已经中断。这样天高皇帝远,更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毛泽东采用改变中央常委内部分工的方式,解决了遵义会议未解决的组织问题,迫使博古交出党内负总责的权力,推由他的政治盟友张闻天取而代之。这一招有一石数鸟之功:既堵死了博古在政治上卷土重来的路,同时又藉此拉住了具有国际派背景的张闻天,拿他当挡箭牌来堵住共产国际的嘴,使毛本人在实际上主导党内最高核心的决策而又不枉担虚名。

不过,毛泽东并非是个常胜将军,他在遵义会议后指挥的第一仗--上城战役就没有打好,毛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是一个败仗"。这一挫败虽然没有对毛在党内军中的地位造成大的损害,但还是多少影响了他的威信。正因为如此,在稍后讨论攻打打鼓新场时,当毛泽东又一次力排众议反对攻打,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时,结果竟然弄假成真,与会者通过表决撤销了毛的前敌司令部政委的职务。而这一职务是毛在遵义会议后所获得的军事指挥上的实权职务。这样一来弄得毛下不了台,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周恩来居中转圜,才帮助毛解脱了困境。

这场风波,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挫败。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重演,毛随即以作战指挥需要独断专行为名,向已经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的张闻天提议成立一个由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全权指挥今后的军事作战。这一提议随即获得通过。

目前,中国大陆官方和学术界出版的各种著作多把军事三人小组说成是以毛泽东为首,并据此推断毛由此正式取代了周恩来的地位,成为中共党内主管军事工作的最高领导人。事实上,当时在军事三人小组中挂帅的仍是周恩来,而不是毛泽东。这一点就连毛本人也不讳书。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周恩来在党内军事上最高决策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逐渐被毛泽东所取代。毛本来就是一个喜欢独断专行、不甘久居于人下的人,在形势有了转机后,更是觉得主持军中大计非他莫属。于是,毛便施展权谋,在其政治盟友张闻天的配合下,反客为主,一步步把发号施令的大权抓到自己手里。

一九三五年六月,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劫后相逢,本应同心协力,共渡艰难。然而在短暂的欢聚之后,双方便因歧见而彻底闹翻,分道扬镳。表面上的原因是对行动方针的 "北上"与"南下"之争,实际上却是党内两个山头之间的权争,双方互不相让的结果。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和毛泽东一样,都是个人领袖欲极强的人。张自恃是中共的元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当时又兵强马壮,实力远在中央红军的疲惫之师之上,于是便以此作为资本伸手抓权,提出解决"组织问题",策动下面向中央提出要求,自任军委主席。

但是,已经大权住握的毛又岂能将刚刚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忍受张某骑在头上发号施令?红一方面军虽然在实力上不及红四方面军,但因当时多数中共政治局委员们随军行动,占有天时人和之利。于是,毛便以正统自居,与张国焘施计斗法。关于这一过程,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回忆文章中,把毛泽东的工于心计和张闻天的傀儡地位表现得淋彻尽致:

" 毛泽东、张闻天等同志一直商量怎样使一、四方面军团结一致,统一行动,认为关键就在张国焘。恩来同志发高烧,病中仍为此事烦心。我听到毛主席和闻天反复商量,说得很具体。毛说:"张国焘是个实力派,他有野心,我看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一、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 毛主席分析,张国焘想当军委主席,这个职位现在由朱总司令担任,他没法取代。但只当副主席,同恩来、稼祥平起平坐,他下甘心。闻天跟毛主席说:"我这个总书记的位子让给他好了。"毛主席说:"不行,他要抓军权,你给他做总书记,他说不定还不满意,但真让他坐上这个宝座,可又麻烦了。"考虑来考虑去,毛主席说:"让他当总政委吧。"

就这样,张国焘取代了周恩来在军中的地位,成为红军的总政委和中央军委的总负责者。而周则调中央常委工作,在张没有熟悉情况前,暂留军委帮助工作。在与张国焘的斗法中,更能显出毛泽东心计的是,由于周恩来在党内的人缘很好,又擅长和各种人打交道,为了避免周被张拉过去,形成张、周两人联手的局面,毛又预作防范,随后任命周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善于搞阴谋诡计的毛泽东在这里施展的是借花献佛的一箭双雕之计:既用画饼充饥的方式(红军总政委一职早已变得有名无实),暂时吊住了张国焘攫取军权的胃口;又不动声色地搬掉了周恩来这块仍在名义上妨碍他发号施令的绊脚石,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一方面军中的领导地位。

恰好就在这时,周恩来病倒了,得的是肝脓疡,病情来势凶猛,连日高烧不退,不能进食,当时急需排脓,但在行军途中又没有条件开刀,医生只好用冰块敷在肝区上降温,其余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周恩来病倒而暂时不能理事。正好给毛泽东提供了一个可趁之机来改变遵义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使他在军中的领导地位名正言顺。在周因病无法出席会议的情况下,他和张闻天以"调整常委分工"的名义,联手合演了一出对周氏的"缺席撤换"。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九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作出决定,由毛取代周分工负责军事工作。从此,毛泽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共军事上的最高领导人。这时距遵义会议已经过了半年。

然而,毛泽东还不想善罢甘休,尽管他已经正式坐上了军中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却仍对周恩来感到不甚放心,因为取代周的方式毕竟不那么光彩而令毛时时感到心虚。再加上周是中共军队的创始人,并且仍然担任着中央军委的副主席,在军中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毛十分担心周目前的让权退让只是策略上的暂时隐忍,一旦时机有利,他将会卷土重来。因此,毛决定趁热打铁,借与张国焘斗争之机,进一步削减周的权力。

一九三五年九月上旬,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摆脱红四方面军后,随后在俄界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在会上报告同张国焘争论的经过和今后的行动方针。会议决定将红一、三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自任政委。同时决定以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为"五人团",负责处理军中大事。这样一来,周恩来不仅在无形之中失去了原先在让出红军总政委后担任的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而且在"五人团"中是唯一一个没有实际军职的人,因而在军中的地位大为跌落,变得可有可无。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红军到达陕北后,周恩来甚至几乎被排挤出军队。由张闻天出面,藉由担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朱德滞留四方面军,需要在组织上作出调整,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常委分工方案,提议:军事工作方面成立军委,由毛任主席,而周改为负责党的组织局工作。

由于这一方案排周的意味太过明显,连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的政治盟友王稼祥都觉得看不过去,主动站出来替周恩来打抱不平,在会上顶了张闻天,提出周有多年从事军事工作的经验,还是留在军中为好。毛一见张的方案碰了钉子,又转而出来做好人,假惺惺地推让说,军事工作仍由周负责,自己当副手。

对毛泽东这种表面文章,周恩来当然心知其意,无非是不想让自己染指军队,而让他一人独揽军中大权。周虽愿意让毛主持军事,但也不想就这样被排挤出局,于是顺水推舟,表态说:个人愿意做军事工作,但领导不必更换,由毛任主席。就这样,毛出任了所谓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即原中央军委)主席,而周则继续留任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正式作了毛的副手。

从此以后,这种格局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中共建政初期,毛泽东后来之所以容忍周恩来一直留在军中,主要的是需要周做实际工作。原因在于毛缺乏组织能力,而且不愿做具体工作;而这恰恰是周氏的所长,正是毛需要依赖他的地方。

毛泽东改变了企图将周恩来完全排挤出军队的念头,转而采取了又打又拉的两手策略:既把周视为可能向他在军中的领导地位挑战的对手而始终存有戒心,不断敲打,又把他看作是可以争取和使用的对象。终其一生,毛对周始终没有摆脱这种矛盾心理。




来源:SOH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