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工地上“钉子户”古宅失火 起火原因可疑(图)

 

南京夫子庙被封存的古宅起火现场

【看中国讯】4月3日晚6点多,在南京马道街旁的一个工地--古科举考场上江考棚附近,一座已被封存的明清古建筑突然起火。这座古宅在工地上孤零零的,有点像"钉子户",更有目击者称,起火前发现两个人影从这座宅子里跑走,加上古宅里空空如也,也没有通电,却突然起火,因此起火原因令人生疑。

据《扬子晚报》报导,该建筑是一座前低后高的两进三间古宅,后院主体为木式建筑,后面的房屋墙高7至8米,里面均是由粗大的木椽及木梁连架而成,但相互勾连,造型非常精巧。

晚上6点50分,有人发现古宅着火后报警,20分钟后大火被扑灭。火灭后,长达7至8米的木材断成数截,有的梁子掉了下来,被烧成了焦黑的木炭。而数十根被烧成几米长的粗大的黑木材,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据附近的居民介绍,这一座建筑的着火部位,大部分是木质结构,当初因为它是明清建筑,所以周围大部分拆掉了,只有它的大门被封上,作为文物保留了下来。

当晚一对在附近散步的夫妇称,因古宅在工地上孤零零的,有点像"钉子户",比较容易识别,当时发现有两个人影从这座宅子里跑走,并很快就看到了火光,便怀疑起火是否与此有关。据介绍,这处古建筑里,所有大门均被封,也没有通电,里面空空如也,却突然起火,实在令人生疑。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此作进 一步调查。

报导说,起火的这座古宅周围地名为上江考棚,虽然仅只是个街巷名,但却是一条古街巷。在明初时,因为南京是都城,安徽、江苏两省参加科举的考生到南京参加预试,并因地理位置而将这条街巷称作上、下江考棚,安徽考生则聚集于上江考棚,江苏考生聚集于下江考棚。据称,当时更有许多富户人家,为了科考,在此筑巢而居,从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