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法介绍(二):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15为一节,每月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全年分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以后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间接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处暑则是反映物候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活动相结合为内容。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气候适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雨水表示降雨季节的开始;惊蛰是冬眠蛰虫开始复苏,出土活动;清明表示天气开始转暖草木新绿,景象清新;谷雨是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小满表示草木开始繁茂,夏熟谷物子粒开始饱满;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夏种;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处暑表示炎热季节的结束;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快,湿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辐射冷却快,凝结的露水温度低;霜降表示进入降水季节;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表示温度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表示降水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大部分在春播和秋播季节,强调水分对农业的重要作用。雨水节气表示降雨开始和雨量开始增多两个含义,在这些节气中白露、寒露和霜降虽是降水现象,但温度的意义更重要,也可以作为温度表示降温程度的节气,表示日照长短的有二分、二至,反映了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中的这些节气明显地表示气候的季节变化和转折。其他节气中,惊蛰间接表示地温的升高,清明、小满通过物象表示气温的升高,芒种以农事活动表示盛夏到来。节气都表示气候特征。

据记载,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本文留言

作者作者:史珂 整理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