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站多过便利商店

两年前美国「纽约时报」曾经报导过中国大陆的高速公路陷入收费狂热,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远比服务站来的多,过路费比燃油费还要贵,让大陆有车阶级上一趟高速公路下来,光是过收费站缴交的费用就会很心痛。

不到100公尺 就有3丶4个收费站

这个现象也是中国大陆各省保护主义抬头下的产物,收费的高速公路曾经是各省的金鸡母,在很多地区的高速公路不到100公尺就会有3丶4个收费站。

除了高速公路以外,就连非高速公路的快速道路也增加收费站,收费站比连锁便利商店还多。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夏业良曾表示,处处都要留下买路钱。

中国大陆政府为了经济成长「保八」,陆续推出各种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措施,不过在各省份为了降低失业率以及拚命找寻财源,各省纷纷祭出更多的的保护自己的措施。中国各省份所谓的诸侯经济割据,在全球金融风暴後,更是大行其道。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各地政府为保留更多当地的财政收入,各显神通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为发展经济,以地方利益为导向的地方主义,各地对各自工业进行自我保护的设限措施,以图利本地人,中国大陆的学者称此现象为诸侯经济。

只想独善其身 造成各省恶性竞争

各省地方官员以行政措施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并且禁止本地出产的重要原料外销。各省的保护主义抬头甚至力求建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每个省都想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产业生产结构的相似性,造成中国大陆的资源浪费,以及各省的恶性竞争与对立。

过去就曾发生分布在江苏丶广东丶山东等地的中国大陆的电线电缆企业,因为各地之间的无形门槛没有打破,外地电缆企业如果想要进入本地市场,常会碰到许多困难,这使得电线电缆业发展受阻。

为了保护本地的工业利益,各地方政府要求只用本地产品,有些地方监管部门只会检查外地的企业,采取很严格的审查标准,外地企业很容易就触法被罚,各省的封闭作法曾让电线电缆市场难以统一。

在2006年中国大陆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收费公路违规收费,超期收费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以贵阳市的一条公路来看,建设投资人民币3,196万元中,银行贷款约人民币1,500万元,但该公路收取的通行费约为人民币6,371万元,是向银行贷款金额的4倍。

现在中国大陆政府积极扩大内需,各地方政府为了自救,纷纷提出各项保护作法,鼓励购买本地的商品,支持本地的企业。从去年10月开始,从广西丶安徽丶南京丶杭州丶长春丶佛山丶东莞丶海口等地,都提出一系列奖励本地商品的措施。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