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还要忽悠我们到几时?

第一次看到"闻联播常用辞典",是在某网站贴文《中国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联播》里。严格地说,称其为"新闻联播常用词典"不是很贴切,因为不仅仅新闻联播里是这样,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这样,它们并不专属于新闻联播;而且,这些都是常见的套话和固定的思维模式,还不仅仅只是"词典"。称其为"词典"未免低估了它的涵盖能力。但是,称它为什么好呢?"新闻报道经典句式"还是"新闻报道标准模式"?似乎又都不够准确。好在我们并不是要给这些东西下个科学严密的定义,名称并不重要,能让读者心领神会就行,所以本文仍然沿用"新闻联播常用词典"的说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关于"新闻联播常用词典"的精准描述: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行动没有不果断的,形势没有不大好的;观点没有不赞同的,意见没有不一致的;粮食没有不增产的,增产没有不大幅的;污染没有不治理的,治理没有不成功的;扫黄没有不彻底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贪官总是极少数的,群众总是受蒙蔽的;制度没有不健全的,管理没有不严格的;损失没有不挽回的,贡献没有不突出的;法律没有不公正的,上诉没有不驳回的;农业没有不遭灾的,灾年没有不丰收的;工人下岗没有不再就业的,农民减负没有不奔小康的。"

服了吧?用这些框框一套,百姓能够看到的新闻报道真的达到了标准化、模式化的程度。人物、时间、地点可以不一样,结果和结论基本一样。所以,同类报道,只看一篇,也就等于看了很多篇。

可是,新闻不这样写,又该怎样写?受这种"标准化"熏陶已久的中国百姓,真还马上说不出来。现在有种趋势,读者更愿意看网络文章,对某些"小道消息"更感兴趣。网络文章和小道消息,代表中国新闻的方向吗?不知道。旧的人们已经心生厌倦,可是新的还没有立起来。中国读者大概正处于这种过渡阶段吧。但愿这个阶段不要太长。

网友热议:

《新闻联播》: 前10分钟,领导们都很忙; 中间10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 后10分钟,国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能忽悠多久本皇朝就要忽悠多久

奥巴马总统就职仪式结束后,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学习奥巴马就职重要讲话高潮。
加利福尼亚州长施瓦辛格说,奥巴马总统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重大,为我们各项事业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入体会,全面贯彻,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新泽西一老农眼含热泪,拉着记者手说:听了奥巴马总统讲话我激动一夜没睡,他真是我们农民贴心人,我们坚决拥护他领导。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随后举行了"贯彻落实奥巴马就职重要讲话动员大会",大会上全校师生踊跃发言,畅谈自己学习讲话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讲话阐明了方向、鼓舞了士气,一定要把讲话精神与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共同赢得抗击金融危机伟大胜利!
让我们以奥巴马总统重要讲话为导向,高举《独立宣言》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奥巴马同志为中心新一代领导班子周围,沿着有美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八股文那是相当讲究的

新闻联播这道招牌菜如果不改改,只能是越来越臭了


你当广告看就行了!
听一位著名的传播人士说过,凡是人们想知道而不让知道的就是新闻,凡是人们不想知道而一定要让人们知道的就叫广告!

人民没有不满意的,群众没有不受蒙蔽的.

新闻联播是什么?我觉得是精神病人的反复呓语:"我没病,我智商高,比别人聪明5倍。"难得是天天说半小时,说了几十年了。看过电影"大腕"么,就是最后那些"建就建最高档次的公寓"那些。

中国的电视,强忍着看吧。只要把自己降低到和电视台一样弱智,也就能忍受下去了。

其实也不用专门针对新闻联播,就是各地的体育节目直播中的现场解说,一个"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解释每一次精彩镜头,一次比赛至少可以套用20次这个"通用语"。我觉得这是中国长久以来文字狱、文化暴力的结果 。

60年一贯制--老共的光荣传统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