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牌独立报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在北京郊外一个军事基地,有一所网络癖瘾青年治疗中心,拥有包括心理咨询、小组游戏、体育锻炼、军事化生活管理等在内,各类治疗手段齐全。患者从清早6点钟起床,直到晚上9点半熄灯,整天接受严苛的军事化生活管理和训练。
中心负责人、有改革理念的心理学家陶然博士(Tao Ran音译)表示,中心主要治疗网络癖瘾这种21世纪的"非物质"心理疾病。他说:"问题正在恶化。网络癖瘾者无法适应学校和社会,他们尝试逃避困难,逃避问题。他们缺乏自信心,往往没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
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群体达到2.9亿人,是世界上最多的,而且其中70%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全球市场资讯集团TNS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16个国家中,中国人花在网上的闲暇时间比例最高,达到44%。
陶然估计,4%至6%的中国网民,其中包括13%以上的高等院校学生,是网络癖瘾者。一个人如果连续在3个月中,每天耗费6个多小时在非工作、非学习网络上,便可被视为网络癖瘾者。估计网络癖瘾者在中国多达1,700万人。比较之下,美国高等院校学生中,只有8%是网络癖瘾者。
去年秋天,陶然参与撰写了具有争议性的"互联网癖瘾者"诊断手册。现在,他正争取两个方面接受"网络癖瘾者"概念--一个是中国网民,一个是国内外的卫生组织。
陶然的治疗中心于2004年开放,现在已经成为全国其他300多家同类中心的楷模。中心内的60名患者,要接受3个月的养生调理咨询,参与建立自信心活动,接受性教育等。其中约有60%的案例要接受药物治疗。治疗针对家庭和心理问题,鼓励癖瘾者树立自信心。有少数女青年通过一些游戏,如参与舞蹈、装饰虚拟的家居、拥有虚拟的丈夫和孩子等方式接受治疗。
大多数网络癖瘾者是15岁至21岁的男青少年。他们沉迷多人网上游戏,尤其是World of Warcraft游戏和Counterstrike游戏等。陶然说:"他们觉得虚拟世界是美丽的、公平的。而在现实世界,他们感到沮丧、烦乱、不宁,总之很不开心。"
贾春杨(Jia Chunyang音译)来自青岛,是典型的少年网络癖瘾者。他表示,Counterstrike游戏是他选择的"麻醉品"。几年前他开始对网上游戏上瘾,每天沉溺其中至少5到6个小时,后来严重影响他的生活。
他说:"我和朋友的关系都不好,只在网上和他们联系。我偷家里的钱,还逃学。网上电子游戏还影响了我的个性发展。我只要不能玩游戏,就会觉得心烦。"
2006年他从家里出走,在一家网吧里连续玩了15天Counterstrike游戏,只在吃方便面的时候休息一下,打半个小时的瞌睡。其余时间都疯狂地沉迷在这个游戏中,直到父母亲找到他。现在他在中心接受治疗,感觉已经好了许多。
他说,最痛苦的是晚上的锻炼和军事训练。但是他有信心,中心能帮助自己重生。他在中心接受了辅导,认识了新朋友,生活有了条理。他说:"我已经改变了很多,觉得大家像兄弟,彼此分享不同的生活经验,有时我都不想离开这里了。"
在中心里,一个江苏来的患者母亲,把网上游戏称之为引诱儿童上钩的"精神鸦片"。她说:"我觉得这种治疗不错,结合了心理、药物、教育、军事化和体育锻炼。"
陶然强调说,"互联网癖瘾"是深度家庭及心理问题的征兆。多数患者来自破碎家庭,或者童年时情绪受到忽视。所以他坚持认为,要让青少年患者和父母亲一起接受治疗。他表示,超过20%的家长也有心理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个性缺陷等,也需要更多的关注。
他的中心为男女青少年和家长提供面对现实的机会,尝试克服已经对他们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的癖瘾问题。中心在中国社会打擦边球,因为它协助治疗的精神问题、家庭问题、癖瘾问题,在中国传统中都属于很"丢面子"的事情。
陶然表示,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作场所激烈的竞争、家庭纽带破裂、离婚率日益增加、社会迅速商业化及新技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形势正在改变。他表示,在中国,互联网癖瘾主要是青少年的问题。而在美国,主要是成人的问题,尤其美国是男性的色情网络癖瘾问题。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千万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