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波及跨国企业在华业务受创高层纷撤

金融海啸愈演愈烈,跨国企业在华业务亦受创.中国区域业务开始多项亏损,仅长三角地区就有3成美企效益下滑.不少跨国企业巨头的全球裁员计划,由"不涉及中国区"逐渐改成"无大规模裁员计划."而愈演愈烈的外企人员抛屋潮,显示跨国企业全球 裁员潮正向内地蔓延.

从11月10日开始,东芝电视中国区日籍总经理被调离;早些时候,高盛驻华最高级别银行家Richard Ong也返回出生地马来西亚, "协助管理家族生意";摩托罗拉,微软等知名跨国企业,同样在经历中国地区的高层人事震荡.

3成美企前景悲观

尽管各大企业对驻华高层频繁离职有诸多解释,但其内部员工却普遍猜测, "因为今年中国区业绩不好,所以上头要换人."不景气现状迫使跨国企业开始下调在华业务预期.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明年的销售目标,已由30万辆跌至5 万辆;日本佳能公司则将明年在华增长预期下调了10个百分点;美津浓等体育用品公司,也都暂停了在华扩张门店计划.有近三成受访者认为明年形势将更加悲观.

为应对资金短缺窘境,被迫离职的驻华高层和继任者,都在想方设法缩减开支.东芝电视一人士称,公司已大幅削减出差费用, "以前到安徽出差都坐飞机,现在全改成火车了,就连从日本派来的老板也一样. "一份汇总了亚太航空中心和中国民航总局分析数据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已有76%的在华跨国公司开始削减差旅费.

加班费,日常津贴和奖金等调节性薪资也是削减开支的主要目标.贝尔.阿尔卡特.朗讯驻沪机构,已取消了8小时工作制,改为弹性工作时间, "公司一分钱加班费也不付. "在强制减少加班费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已传出在华裁员消息,"从8月起就有老外陆续离职. "遭遇严重危机的三洋电机,则有可能"彻底放弃"在华生产线的传言.

返美机票早已订空

实际上,早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初,阿迪达斯(adidas)等知名制造企业就开始了有计划的"阵地转移"所有新增产能全部转移投向东南亚等劳动力价格更低廉地区.而此前三洋电机等企业放弃中国市场的做法,已对更多外企高层层面产生影响,不少外籍驻华高层将被迫离职或调任.

新加坡某IT企业驻华人员徐薇透露,因为公司驻华办事处将撤销,她已决定年底回国. "回新加坡后,我准备去姐姐的公司帮忙,我们公司正在裁员,现在回去已经没有职位了".还有一些外籍高层尽管保有职位,却被迫提前开始没有薪水的"圣诞假 期. "驻华人士蜂拥回国,令上海至纽约的航班座位提前两周就几乎订空.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