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铮:澳总理陆克文执政周年"小结"

十一月二十四日,是澳洲总理陆克文走马上任一周年的日子。澳洲媒体在这样的时候不免指指点点,要给他来个"一年小结。 "

一年之中,陆克文所做大事包括:签署应对气候变暖的京都协议、向澳洲土著人道歉、在北京大学用中文演讲时,批评西藏的人权问题、任命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督、第一位女性副总理,等等。

媒体还把他竞选前所做的承诺一一列出,并考察哪些已兑现了、哪些还没有兑现。从比较重要的承诺来看,兑现率大约在80%。未兑现的包括建立全国性高速宽带网、为学校建宽带网、拿出更多的政府土地供建房之用、在国际法庭挑战日本以科学研究的名义捕杀鲸鱼的行为,等等。

从民意调查结果看,从上台之初到现在,陆克文一直保持着65%到70%的支持率,远远高于反对党领袖;他所属的执政党工党的支持率则一直在53-57%之间摆动。

以时间为坐标来看,陆克文执政的头一年,可以以今年九月澳洲开始受到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冲击开始,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九月之前,陆克文所做的,只是怎样能够延续已持续十几年的经济增长、怎样打造一个既拥有他在竞选中所喊的"新思维"、又不会对公众造成威胁、同时信守竞选承诺的形象。

签署京都协议、向土著人道歉等,确实为陆克文嬴得不少民心;但却被形容为很容易做到、缺乏实质性内容。

反之,陆克文在竞选中高调喊出的"教育革命"、"提高生产力"、"改善基础设施"等等,却推行得非常慢,到现在为止没太多进展。

有评论人士认为,上任的头几个月中,陆克文给人的印象相对平庸,还没找到当总理的感觉,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得优柔寡断,所以他在三个月内成立了将近五十个评估小组,把各种棘手问题都先评估评估再说。因此,有人戏称道,陆克文政府是"在评估之中匍匐前进。"(The Government hit the ground reviewing.)

从今年九月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终于以"雷霆万钧"之势"登陆"澳洲,使澳洲政府面临严重挑战。但正如中国古话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评论界普遍认为,此次空前的金融危机也给了陆克文带来一个空前的机遇,来展示他果断的一面。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陆克文政府主动出击,在金融危机还未全面发威之前,就出台了104亿的救市计划,包括全额担保银行存款、给每位购房人发放14000(买旧房者)或21000(买新房者)的补助金、在圣诞之前给儿童或老人发放1000到1400元的"过节费",等等。

在此之前,澳洲政府已经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银行注入40亿资金,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另外,在最近召开的全国400个地方政府的市长会议上,联邦政府又"慷慨解囊",拿出2.5亿资金,供地方政府开销。

所有这些政策,当然都是想刺激消费、刺激经济,使之不至陷入衰退。
虽然后来有人认为,陆克文的反应太过激了,比如,不应全额担保银行存款,而应设立一个担保上限,比如,只担保一百万。但是,这些果断的措施在人人自危的时刻,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人心的作用,同时让澳洲联邦政府的民望上升到空前高度。

如果说这之前陆克文政府所做的很多事情,让人感到没什么实质内容的话,这一次大家终于觉得:嗯,陆克文这小子还不错。

当然,"展望未来",挑战依然严峻。最近已经有经济学家预言,明年澳洲就将陷入财政赤字,从2007-08财政年度的106亿的财政预算盈余,一下子变成2009年到2010财政年度的11.6亿的赤字。虽然澳洲政府目前不接受这种预测,并坚持说它还会有36亿的盈余,但反对党已经抓住这点大做文章说,如果澳洲真的陷入财政赤字,就是现任政府的失败。

总而言之,如果要给陆克文做个一年小结的话,那就是"到现在为止,没出什么差错。"(So far, so good)。但未来究竟怎样?陆克文能否带领澳洲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这一点当然也只有"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

 
图:《悉尼晨锋报》上的政治漫画及"恶搞"文章《服务还行》(Service OK)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曾铮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