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会议是救经济?还是权力的竞技?

20个世界强权的领袖于周末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试图解决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做为世界经济龙头的角色,便将遭到严峻的考验。

部份欧洲国家领袖将这次高峰会抬举成了第二个布列敦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二次大战末期的会议,该会议让美元成了全球龙头货币,也为过去60年的经济秩序打下了基础。美国实际上主导了那次的会议。一如在世界大战中角色,美国成了世界无可争议的军事与经济领袖。

但是今日,美国成了引发目前信用危机的祸首,而中国却展见了崛起的经济实力,欧洲则团结成了一体,美国的主导地位因而遭遇了挑战。

分析师说,欧洲领袖自认应与美国平起平坐。现在各国的角色已有所不同,权力的较劲也完全改观。一切都让人好奇。
欧洲份量加重

欧洲领袖们相信,信用危机并非源自他们的领土,因而他们的地位也就应获得拉抬。

他们表示,这意味较严格管理的欧洲银行模式,压倒了美国所偏爱的较宽松
法律。

危机之初,众人竞相将矛头指向美国那适者生存的牛仔式资本主义。但随着几周的演变,情况显示大家竟都在同一条船上。

美国与欧洲国家发起了这次的会议,也推出种种新的规则,但是彼此之间,却仍存在着深重的歧见。

他们的提案包括:强化对避险基金与投资银行的监督,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更透明且一致的会计标准,及限制主管薪资。

但这一切都得靠成立一个新的全球管理网加以执行,而且管理人员还得享有管理美国银行业的权力--这在布什政府似乎不太可能。

法国总统沙柯奇上个月曾说:「靠自我管理解决所有问题,别想了。自由放任制度,该结束了。适者生存的市场,也根本不可行。」

此外,欧洲国家在这次会议上,也会较以往更为团结。他们可能口径一致,以搏取国际支持,对抗肇致这次危机的美国政策。

美国角色

分析师说,对美国而言,这次高峰会的主要目标,则是推翻部份这些新的规则。因为一个没有权力,缺少牙齿,又累赘的国际机构,全无用途。银行得
自己经营,政府不会把银行经营得更为出色。

这与布什政府的心态完全一致。

布什虽然同意需要一些新的规则,尤其是在统一会计标准与增加透明度方面,但是对政府大力介入,则态度保留。

布什于周四在发布的声明中说:「我们必须了解,政府介入不是万灵丹。历史已经验证,对经济繁荣较大的威胁,不是政府介入太少,而是介入太多。」

分析师说,美国的焦点应放在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的基本面原因--主要是中国不愿让人民币升值。

币值偏低的人民币,使得中国商品具有不公平的竞争力,引来了美国消费者太多的买盘。这使得中国拥有巨额的贸易顺差,他们再用这些顺差购买美国公债,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及其它产品,而美国银行业轻易取得资金后,贷款也就变得毫无节制。

分析师说,中国违反了游戏规则,政治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事。

布什政府在会议中,可能提出这项议题。毕竟,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是布什政府几年前最优先的项目 之一。

中国,俄罗斯与其它与会国家

当20国达成了一项共识,这项共识就极具影响力。这20国--包括19国家与欧盟--约占世界经济的90%,占世界人口的75%。但是要达成一项共识,对这强而有力的大集团而言,却是最困难的部份。

在这次高峰会中,中国,俄罗斯,与大多开发中国家,将会要求分享更多的权力,而且不仅仅是在20国之内,还包括在七工业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及国际货币基金。

由于这些国家都想各取所需,能完成的作为就不太可能太多,至少这次会议如此。

有分析师说,欧洲国家不太可能促使中国改革汇率,因为中国将会要求回报。中国不会为了国际制度,而放弃出口带动的成长策略,除非在这个制度中获得更大的权力--亦即在国际货币基金获得更大发声权,且欧洲过度的影响力相对降低。自然,欧洲国家也就不会推出 这项提议。

尽管美国因为在全球销售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而变得声名狼藉,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借着其庞大的经济体及长期的领导权,在决定世界经济政策方面,美国仍是龙头驾驶。

这意味欧洲国家不太可能获得所希望取得的监督权限。

由于各国需求不同,问题也极为复杂,且美国来的又是一位跛脚总统--预期欧巴马不会与会,这次高峰会想要有具体成果,几乎不太可能,只可能承诺下次将再度举行会议。

分析师说,对这次会议,期望极低。这只是一次冗长对话的开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