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咏苦热(图)

古人形容苦热,多从高温环境描写。例如宋代戴复古在〈大热〉中说,"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农历,下同)。"他把高温环境比做在熊熊燃烧的陶瓷砖瓦窑。

再如唐代王毂在〈苦热行〉中则是把高温环境比做大洪炉:"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唐代韩愈更是具体地把闷热天气比做自己是在蒸笼之中:"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把大热天之热,比做人在窑、炉和甑中被烧烤、蒸煮,真是形容到了极点。

古诗中描写人体在苦热中的状态主要用流汗。例如唐代司空曙的"啸风兼炽焰,挥汗讶成流"(〈苦流〉);宋代张来的"欲动身先汗如雨"(〈劳歌〉;戴复古的"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发泼"(〈大热〉)。

古诗中还常通过周围事物的反应来侧写苦热。

宋代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天气热到干柴出烈火、液体熬成膏、鸟嫌羽热、兽嫌毛热。

杜甫大概是不太耐热的,至少他在酷热天气中曾经"束带发狂欲大叫","安得赤脚踏层冰"(〈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苦热〉中讲了种种苦热景象之后,竟然异想天开地"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他热得要到宇宙中去"凉快凉快"。

也许,诗人们确实是热怕了,以致宋代范成大竟然写出"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秋前风雨顿凉〉)。这就是说,为了苦热快点过去,甚至连加速衰老(意味着寿命缩短)都在所不惜。


本文留言

作者林之光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