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生态承载超负荷引起关注(图)

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形成一个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库

中国三峡水库的生态环保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影响到水库的安全及库区千万人口的生存与发展。

《瞭望》新闻周刊发表的文章说,三峡水库二期蓄水之后,次级河流污染加重,一些河流出现水体变黑发臭现象,还有一些河流出现浮萍和蓝藻疯狂生长的现象。

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将形成一个包含数十条次支河流,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库。

目前三峡水库水位已经超过160米,迄今为止工程没有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灾害。

报道说,三峡水库的生态环保问题不仅关乎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关系到国家淡水战略储备库的安全及库区千万人的生存与发展。

虽然在三峡工程中实施了环保工程以及上游污染防治规划,但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三峡库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多,目前整个库区已发现的崩塌、滑坡达4000多处。

三峡工程实施后,因水库蓄水、移民迁建,库区大量可用土地被淹没、占用,生存容量进一步减小。

土地量少且贫瘠的库区,既要承担保障三峡水库"一库清水"的历史重任,又要承载千万人的生存发展,生态进一步脆弱。

中国政府自2001年以来已经投入120多亿元进行地质灾害治理。

专家认为,这些现象和水流减缓以及生产生活污染有关。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