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重创 接单难收帐更难

中国商务部官员发现,今年以来中国出口企业"收帐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一些外国进口商拿了大量的货品后宣布破产,导致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广州日报报导,今年以来中国出口遭遇困难,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问题更大。以玩具为例,今年一至八月,中国出口额51.7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仅微增1.3%,如果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同比应该下降一成左右。

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壁垒调查处处长郭中在广交会举行的出口研讨会上表示,随着金融海啸愈演愈烈,中国企业不仅出现接单难问题,被拖欠货款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郭中说,"现在外国进口商在本国银行很难贷到款,他们往往提出要赊帐,也就是采取放帐交易的方式,中国企业变成了海外客户的融资工具,这对我们来说危害很大。一些企业发货后很长时间钱都收不回来,有些进口商甚至拿了大量货物后就宣布破产,而中国企业还不是优先债权人,想拿回货款就更加困难。"

中国企业对外出口大多采用放帐交易形式,欧美国家买方仅预先支付10%至30%的订金,余款一般在交货后90天至150天才付清。但今年经济形势严峻,欧美买家给的订金越来越少,不少外国买家货款一拖就五、六个月,严重积压中方资金。

在广交会上,台州一家玩具企业负责人吴金鸿表示,今年三月美国一进口商向他购买1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但货款支付日到期后,买家却一直拖欠。吴金鸿说,"还好我们事先为这宗生意投过保,最终获得了保险公司给付90%的货款,现在我们接单时都特别小心。"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五月,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信用保险金额仅30亿美元,但同期的报损理赔金额达9939万美元,理赔率比去年同期增加三倍,达3.3%。而前五个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955亿美元,按3.3%的坏帐率计算,损失金额超过30亿美元。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