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流亡媒体采多元管道发挥公民记者精神
二零零七年九月,缅甸袈裟革命影像传遍全世界,僧侣与民众和平示威活动与军政府子弹镇压,经过一周年,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关心缅甸议题的人们若稍有留心将会发现,除了部分深入采访的外国记者外,流亡海外的缅甸媒体不断从缅甸传出流血镇压的画面,广为国际媒体使用。今年五月二日纳吉斯热带气旋重创缅甸,军政府严格限制签证发放,不少外籍人士不得其门而入,遑论向来被禁止的记者,缅甸独立媒体因此扮演了重要的新闻传递角色。
回顾二十年前,缅甸一九八八年学生民主运动因军政府镇压,死亡人数逾三千人,却因深入缅甸的外籍记者不多,科技与网路还不够发达,能够流出的消息与影像相当稀少,不像隔年天安门事件震撼全球。
然而,过去十多年来网路快速发展,缅甸流亡民运人士得以透过网路与卫星,将缅甸封闭的消息传给全球,甚至透过各种方式让资讯与新闻传入缅甸。众多缅甸流亡媒体中,伊洛瓦底江杂志社、密希玛新闻社广为外籍媒体、研究人员与关心缅甸议题的读者阅读。
美国总统布什八月初访问泰国,特别与缅甸流亡异议人士会面,伊洛瓦底江杂志社的主要编辑、记者也参与了这次的餐会。透过网路追求民主与新闻自由,这群无冕王已得到全球关注与敬重。
密希玛新闻社一九九八年在印度新德里成立,当年由三个缅甸民主人士草创。密希玛也在泰国清迈设有分部,已有三十名支薪的员工。
除了网路新闻,也有网路影像新闻,并在国际协助下,透过卫星固定向缅甸播送电视新闻,当然,在缅甸政府高度限制新闻自由的环境下,加上缅甸人民普遍贫穷,能够接收到卫星新闻的民众十分有限。
缅甸控制新闻自由,盛温说,各级学校没有任何新闻相关科系与课程,正式登记的媒体即使是私人经营,出版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事先审查。即使如此,报刊中完全不能提到政治与有关政府负面消息的文字,包括与民主领袖翁山苏姬相关的任何字句。
盛温说,为了私利并转移人民对政治的焦点,缅甸军政府对赌博并未严格管制;除了国营报纸以外,体育报成了私人媒体中销售最好的报纸。
因此,真相报导只能透过缅甸流亡媒体或类似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向缅甸人民传递新闻。然而,受缅甸军政府的高度限制,西方外籍记者在敏感时间进入缅甸难上加难,二零零七年袈裟革命,包括路透社、BBC和CNN等国际媒体除了采访密希玛新闻社编辑外,也请他们提供新闻素材与影像。
那段时间,向来安静的密希玛印度总部来了许多国际媒体要求采访,平日仅有二千五百多个浏览人次的网页,也暴增至三十万人次。流亡媒体能获得的资源有限,都是靠国际非政府组织或媒体组织赞助,密希玛一年将近八万美元的营运经费,也几乎是靠国际赞助。
由于缅甸没有新闻课程,这群海外流亡记者,过去在国际非政府组织单位协助下,前往附近国家获得媒体训练。密希玛为了提供可靠新闻,在印度、孟加拉、泰国、中国的记者群戮力查证、平衡报导外,缅甸内部也有秘密记者参与报导,在新闻高压控制的环境下向外界提供缅甸内部最新消息。
即使资源有限,密希玛新闻社成为缅甸相关议题具可信度的网路媒体。不过,由于部分记者流亡海外身分,盛温坦言,有些采访邀约难度较高,例如约访驻在国官员等,因此常常只能依赖口碑、人脉与信任获得采访机会。
一九九八年成立至今,密希玛新闻社已进入第十个年头,除了网路之外,二零零三年也发行缅文与英文版月刊,并在泰国加强电视内容的制作。
八月十九日密希玛在曼谷举办十周年座谈会,参与出席的泰国民族报团资深编辑钟嘉宾就赞扬说,缅甸若有朝一日走向民主化,密希玛是缅甸民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角色,未来也将在政坛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缅甸人民为民主自由奋斗,海外民运人士不放弃努力,只期盼缅甸走向民主的那一天,而缅甸流亡媒体在这个奋斗过程中,早已成了封闭的缅甸与国际社会联系的最佳平台。
正当今日网路资讯到处流窜,部落格争相夺取阅听众耳目的时代,这群缅甸流亡媒体真正发挥了公民记者的精神,也为缅甸有朝一日来临的民主铺路。
- 关键字搜索:
-
缅甸
來源: 中央社记者林憬屏曼谷特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17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