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

"大中至正"是渊源于北宋哲理学家程颐在《伊川易传》中所云:

(一)《易经》恒卦九二:"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未必中也。"

(二)〈易经〉坤卦彖传:"干既称大,故坤称至,至义差缓,不若大之盛也。"

程子认为"正未必一定是中,中则一定是正",故"中比正重一级";而"干是大哉乾元,坤是至哉坤元",故"至比大缓一级"。

中比正重,大比至盛,便"以大形容中,以至形容正",才成为"大中至正"。

后来朱熹的《周易本义》一本其说,所以"大中至正"成了程子、朱子的核心思想。

北宋江纬向徽宗进呈的"大中至正"之道,也就是程子之说。

中正则不偏不倚,至公无私,至大无极,纯全而粹美。这些思想,都从《易经》来的。

蒋公中正,字介石,盖亦取其"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正",介于磐石之中,安于磐石之正也;故"中正"之名其来有自,"大中至正",用以彰显其功之丰绩之伟者明矣。

时至今日,论者立场未必中,切合"正未必中"的病弊;器量未必大,也切合"至义差缓,不若大之盛也"的旨意。故"大中至正",实可为当今为人处世之准则,经世济俗之良药也。


本文留言

作者西如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