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奶检不出三聚氰胺是在讽刺谁?

新华网报道,记者9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质检总局近日对全国市场供应的液态奶进行了第八次三聚氰胺抽样检测,共抽查77个品牌855批次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液态奶,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据了解,本次抽检的样品是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太原等22个主要城市及洛阳、漯河、清远、东莞等4个城市的市场抽取的。截止目前,质检总局从34个城市市场上抽取了9月14日以后生产的126个品牌3681批次液态奶样品,也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五部委的的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但是,公告还称,有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从环境、食品包装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为确保人体健康,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特制定三聚氰胺在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限量值。

五部委的三聚氰胺临时限量值发布后,国内媒体纷纷质疑。质疑之一是,三聚氰胺既然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为什么还要发布这个让人心惊胆战的限量值?质疑之二是,五部委发布三聚氰胺限量值会不会让乳制品生产企业添加三聚氰胺合法化?质疑之三是,从9月14日到现在已近月余,质检部门检查了三千多次液态奶从未发现有三聚氰胺,那么,限量值中充许存在的三聚氰胺从何而来?

事实上,当笔者看到质检总局发布的未检出三聚氰胺的报告和五部委的公告两则新闻后就感到滑稽和可笑,因为媒体和网民们的第三条质疑其实就已点中了五部委公告的死穴。

虽然有证据证明三聚氰胺可以从环境和食品包装中进入乳制品里,可近一个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三聚氰胺进入乳制品却不是那么容易。由此可以看出,五部委发布三聚氰胺限量值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是为奶制品生产企业人为添加三氰胺提供借口,二是为奶制品中出现三聚氰胺推卸责任。

笔者不相信政府部门会为生产企业添加有害化学品提供条件,五部委发布三聚氰胺限量值的最大可能就是为自己的监管不力留条后路。在记者采访中国疾控中心的一位专家时,这位专家的一席话就真真切切的证实了这一点。专家说,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保证食品安全,包括立法、监管,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作为消费者永远可向政府提出加强监管,当然,这个监管是有限度的。

我不知道这位专家所说的监管是有限度的真实含义,但我却知道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应该是没有盲区的,这不但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而且更是一种对民众的神圣义务。试问,如果政府监管部门在监管中存在限度,那么,纳税人养活这样的监管机构干什么?如果食品安全出现了问题,监管部门以监管限度一推了之,民众的食品安全要靠谁来保证?

这位专家还说,食品安全的问题会越来越少,但是永远不会被消灭。这句话说得对,因为在食品安全法规相对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是没有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得承认,人家到今天也没有制定三聚氰胺在乳制品中的限量值,而是竭尽全力在加强食品行业的监管。

可以说,五部委发布的三聚氰胺限量值是给自己制造的一块遮羞布,是提防民众批评与指责的挡箭牌,是自己给自己书写的一张监管不力的免责书。虽然大多数民众食品安全的常识并不多,但从质检总局发布的一次又一次液态奶的安全报告中可以看出,数千次检不出三聚氰胺的液态奶是对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的辛辣讽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秦建中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