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等国内网站深陷“奶粉门”

随着部分批次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检出含三聚氰胺,部分声誉颇佳的国产奶制品企业目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几乎与此过程相伴随的是,包括百度在内的多家国内主流网站也因对此次奶粉事件所牵涉一些企业的关键词不同寻常的处理,遭到很多网友的强烈质疑。

记者注意到,除了百度方面数次积极回应网友质疑,并表示"搜索结果说明一切"外,遭质疑的多数主流网站都选择了沉默。面对网友们一波又一波的质疑,类似国产奶制品企业的信任危机同样困扰着这些网站。

" 三鹿300万公关百度文件"曝光的影响依然在延续。那份网友提供的文件中称,三鹿的公关公司建议三鹿花300万摆平百度,屏蔽肾结石等负面新闻,并称伊利、蒙牛等都是花500万拿下百度的,该文件还称三鹿已经与新浪搜狐建立强强合作,"除非涉及国家权威机构的通报,该两网站今年内不会有任何关于三鹿集团的负面新闻"。

百度否认了。其他网站没有发表声明。不过网友们却在不断用各种方式探求真相,不断提出质疑。为什么三聚氰胺事件里百度搜索结果比谷歌少?为什么新浪新闻标题的源代码里里"伊利"成了"伊<!>利"......在受到网友质疑的网站中,作为占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最大的百度首当其冲。搜索引擎,几乎是每个网民搜索新闻和信息的必备网络工具。然而,自"三鹿"奶粉事件以来,部分网友认为,使用百度搜索到的相关网页的数量远低于其竞争对手谷歌。

网友发现,第一篇点出三鹿名字的新闻报道《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用这个标题在百度搜索只有几百个结果,而在谷歌则有十几万个结果,这被认为是百度在屏蔽这个标题。网友"pang_ying"也发帖称,同样搜索"三鹿结石宝宝",百度搜索到的相关网页数量仅为谷歌的1/30.类似的帖子在很多论坛都有出现,并成为网友质疑百度的证据。

就此,百度公关部的负责人日前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解释称,这主要是百度在搜索过程中使用了精确匹配,而谷歌采用的是模糊匹配。该负责人称,《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这个标题百度采用的就是精确搜索,而谷歌上那么多结果其实更多是《甘肃14名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虽然是同一篇文章,但前者这个标题确实没有多少网站采用,新闻网站广泛采用的就是后者。

这位负责人还指出,另一个导致百度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搜索结果少于谷歌的原因,是很多网友在早期使用了错误的关键词。他表示,很多网友在"三鹿"奶粉被曝光的最初几天里,使用的搜索关键词是"三聚氯胺"而非"三聚氰胺"。记者搜索后发现,这一现象的确存在。如网友"爱心洋溢"曾于9月13日在猫扑论坛发帖,建议网友比较百度和谷歌对"三鹿"的搜索结果,其中另一个关键词使用的是"三聚氯胺"。记者注意到,这些解释随后很快也出现在网络上。

百度发了声明讲述自己的"精确匹配"。不过又有网友拿出新的"证据"质疑百度。9月18日,知名互联网网站"DONEWS"的一位网友发表文章指出,"百度的‘精确匹配'之说,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试图以所谓的‘高深'搜索理论来蒙蔽普通网民,转移网民的视线"。

这位网友在文章中比较了用百度和谷歌分别搜索"汶川+大地震"和"三鹿+三聚氰胺"的结果,发现百度在搜索前一个关键词组合的结果要多于谷歌,而搜索后一个关键词组合的结果要少于谷歌。"为什么偏偏在‘三鹿奶粉'如此对社会公众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事件发生之后,搜索关键词要远落后于谷歌?"

对此,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DONEWS"的博客"现代法律评论"上,网友"Hello"就跟帖表示,"你懂什么叫精确匹配吗?那么多的算法和策略,你两个比较就行了?随便搜索一下‘踵塃',baidu只有一条记录,谷歌有近2000条记录,匹配算法不一样,差异的地方太多了,不懂的东西就不要乱说,说话还是要负责任的"。

但几乎同时,一则《曝百度删除负面信息标准:1 万元/条》的帖子也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帖子中附加了两封据称为百度内部邮件的内容,并称百度一位高级管理人员给删网页结果的出价是1万元/条。截至目前,百度方面尚未对这部分的质疑做出公开回应,邮件内容的真实性也尚未得到证实。不过,记者注意到,此前"DONEWS"网站上那篇质疑百度精确匹配之说的文章已经被删除。

有网友提出,影响巨大的主流网站应更加重视自己对公众与社会的责任。事实上,在此次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国内网站信任危机中,百度也并非孤立的个案。在质检总局9月17日通报《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产品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后,很快就有网友发现,包括新浪在内的多个主流网站的转载报道中,上榜企业"伊利"公司的关键词"伊利"二字中间多了一个空格。

这些网友提出,对于网络搜索引擎来说,对"伊利"和"伊利"的识别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关键词,而后者则是两个关键词的组合,这意味着涉及"伊利"的这篇负面报道,将隐藏中众多含有"伊""利"字样的网页中,很难检索到。这一现象很快成为众多论坛和贴吧的话题。

很快,部分网站调整页面显示的内容,去掉了"伊利"中间的空格,但好奇的网友并没有轻易放弃。9月19日,网友"百毒不侵"发帖声称,从很多网站有关"伊利"在此次奶粉事件报道的页面源文件中,发现其源代码为"伊<!>利"。这再次成为网友们质疑这些网站被"伊利公关"的证据。同一条新闻,蒙牛等都没有<!>这个符号出现,只有伊利有-----因此,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而非巧合或排版错误",9月20日,一位百度贴吧的网友这样跟帖写道。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很多网站都选择了沉默。截至目前,尚未有新浪这样遭到质疑的网站做出回应。"希望不是真的",9月18日,网络编辑社区的网友"小编辑"这样写道。


本文留言

作者张东锋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