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县级市饮用水合格率不足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昨日在广东省政协常委会讲座上说,去年广东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仅为32.5%;而县级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不足30%,居全国最差排位。他指出,广东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安全问题。目前,广东的水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而且有加剧的趋势。

据南方都市报报导,王浩说,广东省的用水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地表水。在城市中,河道供水占88%,水库仅占12%。但是,河流水质状况堪忧。其中珠三角水质最差,去年调查显示,近一半河段被污染。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也很低,尤其是粤西、北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各类功能区中,城市饮用水源区达标率仅 32.5%。

王浩说,珠三角的水污染已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2005年,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中,全省建制市的水源地合格率仅56%;县级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合格率不足30%,位于全国最差排位。而2007年的调查结果,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接近。

王浩指出,目前广东受污染的河长仍呈增长趋势,大部份城市江段、河涌水质污染严重,局部河段水体劣于Ⅴ类,沿岸居民生活生产受到影响。 
 
随着广东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由于污染治理滞后,广东水污染有加剧趋势。广东污水集中处理率仅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中的电镀、制革、印染、化工、水泥等污染企业星罗棋布。

王浩建议,广东的产业转移应在东西两翼沿海及下游地区多做文章,轻易不要大规模移民和转移产业入山。他称,如果产业转移变成污染转移,不仅不能带动当地的健康发展,也会通过对上游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将腾出来的珠三角“鸟笼”变成“危笼”和“空笼”,与双转移的预期背道而驰。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