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为什么普通人没有“中等发达”感觉?

 2008-08-25 20:5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一连串的"成绩单"。前段时间公布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002年是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 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2.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

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达到2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3%高3.2个百分点,是1998年到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年均增长速度的1.9倍。最近,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中国经济五年发展"成绩单":过去五年来,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6位跃居第4位,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看看,数据摆在那里,不由你不信服,我当然也不否认数据的真实性,用"突出"的数据来显示成绩是可以,但不能以此掩盖真实问题。而且,"成绩单"的平均数里,有多少人被"平均"了,我也用官方的统计数据来来分析一下吧。

一是在岗职工人数只占我国就业人数较小比例。在岗职工人数在这几年只是一亿多一点(如2005年为1.08亿),而全国就业人数为7.58亿(其中包括城镇就业人员2.7331亿),如果全国就业人数达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额水平,那么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代表创造出的全部财富)全部用于工资分配后仅略有剩余而已(如2002年GDP为103935.3亿,全国就业人数7.3亿人,平均工资12422元则为90680.6亿,剩余13000多亿,还不够政府的财政收入,这还不包括几千亿的离休和退休费)。因此,在岗职工工资并不代表我国全部就业人员真实收入水平。

二是平均数及其他数据隐含真实问题。不要说普通职工和管理阶层存在的差距,仅从行业对比就差别很大。以2005年为例,国有单位中烟草制品业平均工资45656元,金融业是32849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0666元,石油加工业26349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5073,但全部国有单位中企业平均工资只是19069元,农、林、牧、渔业最低,是8230元。另外在国有单位制造业中平均工资是16963元,但纺织业只是9316元、木材加工8808元,烟草制品业是这两个行业的5倍。

据统计,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引自国务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6月28日的数据)。也就是说,8%的人拿走了半数工资总额,92%的人分另一半。难怪网上有此说:九个穷光蛋(零资产)与一个千万富翁一起平均,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了。

另外,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2002-2006年年均递增12%,但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在2002年递增却为负数(-4.2%),2003年为0.2%,2004年为1.1%,2005年为3.5%,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递增12%差距也很大。

三是国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比重逐年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工资的增长速度。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人均产出增长了63.4%。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升的。但是,我国的工资总额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并没有相应提高反而有下降。如2002年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为12.66%,到2004和2005年变为10.57%和10.76%,远远低于美国57%的水平。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在这两年却有20%的增长,是GDP增长速度的两倍,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13.5%增加到2005年的17%。这说明了工资总额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占经济总量的份额不断增加,政府最终可支配收入的规模迅速扩大,相应人们可支配的收入明显削弱,也是导致中国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是133.6元,2006年是3587元,增加了25.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是343.4元,2006年是11759元,增加了33.2倍。看看,这又是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了。但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相差绝对值由1978年的210元增加到2006年的8172元,收入比由1980年代的2:1增加到现在的3.28:1,如果加上城镇居民的其他福利,实际达6:1,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不断在扩大。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起点约为3470美元和上限8000美元。以家庭年均收入来衡量,根据我国相关学者的三重换算认为,家庭年均收入下限6.5万元,上限是18万元左右,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较大,最终被界定出来的标准约为6万-50万。那么7.5亿的乡村人口,以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算,每户人口就要20人才能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家庭年均收入的标准,全部四代同堂吧?实际上2005年我国平均每户家庭为3.13人,占大部分比例的乡村人口,同样是用平均数据仍未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家庭年均收入的标准。2006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1001元,全部国有单位中企业平均工资只是19069元(2005年),那么,中国家庭要全部人员都必须是在岗职工才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家庭年均收入的标准,那么小孩和退休老人去了哪里呢?

过去也曾有观点认为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值在降低,说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增加,表示生活水平提高。但理论有时与实际并不完全吻合,因为我国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的支出增加过快,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必然变小,才导致恩格尔系数值降低,但相当部分生活压力变得更大,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反而下降。因此,平均工资甚至是占小部分人的工资增长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意义,反而令人们有"相对贫困"的感觉。

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在既定财富总量下,适当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因为年收入20万与1万的人同样增加5千元收入,所获得的幸福感(或效用)后者更大。"九个穷光蛋与一个千万富翁一起平均,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了"已经非常形象地指出了问题,我们可以对有千万富翁引以为荣,也可以说平均都是百万富翁,但更应该指出我们仍然有九个穷光蛋,并积极面对真实问题,也之所以才有 "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的出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网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