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突破!美成功研发24小时太阳能发电(图)

太阳能发电虽然不会产生污染或碳排放,但却受限于天候条件及装置体积,一直难以扩大应用范围。然而,麻省理 工学院的最新研究结果,却为太阳能发电带来崭新的突破:太阳能发电不但可以应用在小型器具上,还可以与燃料电池结合突破日夜限制。

分解水存于氢燃料电池

自由时报报道,这项发现听起来很神奇,但背后的原理其实一点都不艰深:科学家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运用太阳能板收集来的电力,将水分解为氧分子及氢分子,氧及氢就可储存在燃料电池中做为动力来源。相关结论已经刊登在“科学”期刊上。
  

诺塞拉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正在利用一种新的催化剂从水中有效率地制造氧气。

许多科学家之前也曾经尝试过复制植物光合作用,但困难之处在于,一般用来分解水的电解装置太过庞大,而且需要不少电力,如果靠成本昂贵的太阳能发电根本不敷成本,加上装置的体积过大根本无法应用到一般日常生活。

麻省理工新发现

而麻省理工学院所采用的新方式则是将分解水的电极改为磷酸钴材质,如此一来,只要非常小的电力就可以启动分解作用,顺利产生所需的氢跟氧,而且装置体积大为缩小。一旦完成开发,运用太阳能板加氢或氧燃料电池的零污染汽车将不再是梦想。

大幅缩小装置及成本

此外,还可以将太阳能板加氢或氧燃料电池应用在一般住宅:白天的电力靠太阳能供应,多余电力储存在电池内,供应晚上分解氢氧之用,而氢或氧就可以拿来供应晚间电力需求。

负责研究的诺塞拉教授表示,这项技术有机会实现零污染的能源供应方式,因为氢跟氧使用后只会还原成水,“而这项计画虽然才只是刚开始,但已经展现出深厚潜力,科学界都很期待梦想成真的一天”。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