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如不扬弃补贴政策 恐难摆脱停滞性通胀

根据彭博社报导,从印度到马来西亚,亚洲政府如仍坚持破坏预算的燃油补助政策,恐付出更高的代价。

华府国际货币基金会 (IMF)资深顾问KalpanaKochhar指出,补贴政策有增无减。而不转嫁费用,持续人为操纵物价与薪资控制等措施,过去从来没成功过。

亚洲政府被迫在两个乏善可陈的方案中择一,其一是继续补贴,保护民众不受国际油价飙涨影响,进而导致预算赤字膨胀,或开始取消补贴,转而助长通膨,引发政治反挫。

亚洲地区通膨已攀抵十年来高点,引发政坛动荡。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 (ADB)7月22日的报告,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今年经济成长预估7.6%,通膨加速至大约6.3%。相较于2004-2007年间,东亚平均国内生产毛额8.4%,通膨3.2%。

Cantor Fitzgerald Hong Kong Capital Markets首席亚洲经济师Uwe Parpart指出,亚洲恐面临比1990年代后期汇率危机更多的政治、社会负面冲击。他表示,通膨没有所谓的V型反转,只有漫长痛苦的复苏,不像1997-1998年区域快速复苏。

目前亚洲的经历俨然是美国当年尼克森总统时期的翻版,尼克森1974年解除薪资与物价管制。尼克森这项政策被公认为最失败的公共政策之一。尼克森下台后,美国面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亚洲型停滞性通膨将侵蚀经济成长。亚银预估1990年以来,区域内已有3亿人摆脱贫穷。

亚银表示,尽管补贴可能暂时纾解根本的通膨压力症状,但绕过基本的供给需求平衡,最终恐将付出昂贵代价。粮、油补贴增加削减政府以财政措施提供社会保障、提振经济的能力,同时也排挤发展的经费。

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与新加坡等国通膨高于经济成长。

瑞银上周预估,印度在截至2009年3月为止的年度经济成长料达7.1%,较2008年度的9.1%减缓,且低于通膨预估8.7%。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ECD)上周在报告中表示,印尼去年经济成长6.3%,不足以削减贫穷与创造就业,并建议削减燃油与电费补贴,以营造较佳的投资环境。

赤字攀升、物价上扬与成长减缓也造成政府削减改善民生必要的铺路与建设经费。

低于市场价格的燃料与电力成本,降低仰赖出口的亚洲制造商营运成本,竞争力因而提高。补贴政策也让消费者有更多可支配所得,刺激商品与服务需求。

如今,成本攀升将侵蚀出口优势,恐导致中国等产能过剩的国家更多工厂关门大吉,数以百万计人口饭碗不保。

香港中小企业协会上月表示,受到薪资上扬与燃料价格攀升影响,香港企业今年可能关闭毗邻广东省2万家工厂。

失业率攀升、可支配所得减少也不利中国与其他试图刺激内需,减少依赖出口国家的内需消费。

前IMF主席拉多6月24日在新加坡演说中表示,政府错失调整补贴政策的良机,现在面临了政治、社会与财政的重大挑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