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 通帐问题 有解?

世界经济成长动力转弱,原油价格持续下跌,24日跌到七周来最低的每桶124.5美元上下,黄金、谷物等商品行情回软,金价首当其冲,今年来贬幅已深的亚洲货币后市看俏。

原油在七个交易日里跌逾20美元,跌幅高达14%。7月初至今,玉米下跌21%,黄豆跌12%,小麦跌8%,连引领商品荣景的黄金上周都下跌6%。

难道商品泡沫快要破灭了吗?分析师还不敢这么说,也指出过去这种论断都失之过早,但大多数分析师承认能源、谷物和贵金属重挫,至少代表狂热的期货市场已经降温。

降温最明显的是原本炽热的谷物交易,美国中西部水灾促使谷物期货涨到空前高峰,迫使若干利用玉米生产乙醇的工厂暂时停工,很多畜牧业者买不起饲料谷物,被迫歇业。

但随后天气状况好转、谷物收成展望改善,造成谷物价格回跌,终端消费者开始买进谷物。同时,经济成长失速,造成铜与钢铁之类的工业原料买气不振,则促使大型基金开始从商品市场撤资。美国主管官署有意加强限制期货市场,造成交易者紧张,纷纷趁机出脱多头部位,重回股市。

油价下跌,金价首当其冲,原因在于黄金和通货膨胀关系密切,一向是通货膨胀的避风港,很多国家中央银行信誓旦旦要加强对抗通膨,也对金价走势不利。此外,巨额资金投资在商品指数中,能源在商品指数中占的权数很高,能源价格下跌时,商品指数基金经理人必须抛售黄金,使黄金卖压加重。何况黄金不动则已,一动就会大起大落,不易守住目前的价位。

油价下跌对能源进口成本激增的亚洲国家货币是好消息,菲律宾披索、印度卢比和亚洲若干国家货币尤其如此,但新台币、人民币和新元可能受害,因为台湾、中国和新加坡过去引导货币对美元升值,以便支撑经济和对抗通膨。但披索、卢比、泰铢可望在油价下跌时,收回过去几个月因为通货膨胀升高、贸易收支恶化、未能强力收缩银根对抗通膨造成的汇率跌势。




本文留言

作者刘道捷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