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高考“招生陷阱”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和家长需警惕6大"招生陷阱"。

陷阱一:花钱就能上大学。某些非法中介人员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只要花几万元、十几万元,就可帮未达到分数线的考生被录取到相关院校,还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

陷阱二: 内部指标。一些招生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有某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等,向考生家长索要定金。

陷阱三:假冒招生人员。有些不法分子为骗取学生及家长信任,会拿出"录取函""预录取通知书""入学批准书"等虚假材料,或假扮招生考试部门工作人员或招生老师,拿出虚假文件,并向考生及家长吹嘘可以帮忙,并索要"费用"。

陷阱四:"普高"变"自考"、"成教"。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一些招生骗子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

陷阱五:利用"自主招生"骗家长。骗子自称是"自主招生",不看考生分数,花钱即可上大学,误导蒙骗家长。

陷阱六:搜索录取信息,骗取钱财。有些骗子利用花言巧语骗取家长和考生提供报名号和准考证号,查询考生投档轨迹,将本属正常的投档和录取,说成是自己花钱打通了关系,向考生家长邀功收取钱财。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