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带头在亚洲通膨大战中败阵 破灭风险攀升

根据彭博社报导,从北京到曼谷的亚洲央行,寄望全球成长放慢抑制物价涨幅的心理正一点一滴地破灭。虽然来自美国与欧洲的出口需求放慢,但日益攀升的内需取而代之,推升亚洲通膨至高达26%。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中国、泰国与菲律宾,以及其他至少8个亚洲国家的基准利率低于通膨,造成负的实质利率。风险在于物价甚至可能加速攀升,导致经济过热与最终的泡沫破灭。

新加坡巴克莱经济师Sailesh Jha指出,除非采取具体措施对抗通膨,否则投资人将重新评估亚洲的成长题材,并体会到并非如表面上瑰丽。信心将走疲,随着资产流出,股市等资产价格将大幅修正。

泰国央行维持利率3.25%近一年,泰国的通膨却翻三番至6.2%。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初宣布"从紧"的货币政策,人行自2007年底迄今维持利率7.47%不变,尽管通膨已加速至8.5%,逼近12年高点,仍不为所动。

人行决策者自上月四川强震后,面临的情势更加严峻,灾后重建增加银行扩大放款压力。

香港大和总研资深经济师Kevin Lai表示,缺乏央行的强势作为,最终的修正将付出更高的代价。问题越延宕,风险越大。接下来的破灭循环将冗长且痛苦。

亚洲1980与1990年代初期的经济荣景,以1997年泰铢急贬划下句点,引发其他亚洲货币贬值的连锁反应与外资撤出。

如今亚洲政府对于要抑制物价涨势,或是确保经济成长的看法分岐。马来西亚与菲律宾等国家避免升息,仰赖价格控制与补助,遏止通膨。亚洲有大约6亿人口平均每日生活费不到1美元。

新加坡汇丰控股资深经济师Robert PriorWandesforde指出,决策者寄望全球成长减缓压低通膨,帮他们了却一桩心愿,但这不可能发生。目前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央行还需要加把劲。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