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警钟:从震灾想到温总理

 2008-05-30 22:2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震灾主灾已过,次灾频仍。看到温总为灾区为国事劳碌的身影,用百姓的话说就是:温总是大好人! 我在心痛之余,总感于心不忍再让温总如此劳碌下去,因此提点想法。

'隋文帝遇事亲断,虽然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大臣不敢直言,唯唯诺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头万绪,变化多端。如果一个人思虑独断,每日判断十件事,得有五件判断错误。这样的错误日积月累,民怨也将累积,不亡国还等什么。

这些事情都委托给下属办理,只要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甫登基就除去宦官魏忠贤以振朝纲,在位十七年,远离声色、废寝忘食,尽心治理国家。自缢在煤山前,他还留下遗诏说"我的尸体,你们可以宰割,但是不要伤害一个百姓",爱民之心似乎并不比胡温更差。他自叹自己并非亡国之君,大臣皆是亡国之臣。言下之意,大明吏治腐败、积重难返,即使身为皇帝,他也无能为力了。《明史》总结他的一生,也说他"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

身为一国总理,如果连给农民工讨薪的事也要亲自去管,等于宣告世人,政府的省、市、县、乡镇管理职能已经瘫痪。就算有一百个胡温,又能够把各级官僚该干的都干了吗?'----章天亮:一百个胡温又怎样?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08-03-11 【宇明网】

温总特点是亲民有余,魄力不足,勤政有加,落实无望,大有望'空'兴叹之意。力不从心,政令不通,实质上是'影子'总理,光有亲民之形而少现惠民之实。

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不是整天忙忙碌碌东奔西跑,更不是事倍功半焦头烂额,而是闲忙有致应对自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将这些'忙碌'交给下边,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仰望星空'思考高层哲学和宏观战略。

这要求有效的行政机制和将士用命的奉献精神。主动的工作态度来自于一种合理的制度设计,除了已经'穿帮'必将废弃的宗教式鼓动外,更好的也只有是用百姓人人能接受的公平合理透明自由博爱的普世价值观来凝聚国民,使人人参予人人有份责利对等,来得到国人大众和仕人小众的认同,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执行力。

什么时候温总不是频频出现在田间地头、灾害现场、困难家庭、工厂矿井的一线,而是有时间品评哲理之雅,垂钩渭水之鱼,那才是他的成功之日,也是中国的中兴之时。

现有时事,温总或当如此:

一、 与各种媒体、民间团体和公众充分交流和沟通,开诚布公地将个人观点、政府理念、操作规划、救灾真相公之于世,形成主流意识和政治影响力,为具体的抗灾打好舆论基础,使更多的社会资源自动而情愿地加入到援灾的行列中来,至于事非成败当让世人后人评说。

本次相较之前的信息开放,可能是受网络科技发达之赐,并因此而使援灾得以高效展开。但离国情事实所需还遥遥万里,更有稍后的'统一口径',使这种'开放'和 '高效'大打折扣,也使许多有意捐赠者望而却步,并因此出现了既有的各种恶行和腐败发生。信息革命,言论自由,如此夭折,是为可惜。

二、 用充裕的国库资金加大对灾区的财政投入,给国民留下良好的政府和个人形象,政府的责任政府担,不会将政府责任转化为社会责任和国民责任。

国富民穷的中国,有15000亿美元的汇储,对于损失5000亿(700多亿美元)的震灾重建所需约二十分之一,应该不是负担。但若只要民间'自救',死派硬摊(现已局部发生),那就不是恩情,而是罪恶了。

三、 乘机加大起码是灾区一块的政府改革精简力度,重新配置政府人员,顺应民意,整肃吏治,恁恶扬善,将灾区重建为支持自己行政理想的新政区,以区别于旧的行政体制。

这是针对现有体制弊病而言,乱世重典,此时不可谓不乱,也是'多难兴邦'所言的最好时机和注解了。以此重建为动力,以此川蜀为开端,培育一片行政改革试验田,真正地来一次小范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

四、 运用手中的权力突破现有体制,将党政分开,对下属机构重新进行专业分工整合,业有专攻,提高行政效率,而不必事必躬亲,劳累如此,做一个真正的行政首席执行官,而不是党魁。

关键在于党政分开。将党务另行安排,党不干政,正常后党费自谋。这样温即可实实在在地做中国的首辅之员,至于党身,可随己愿,去留自定,自组新党亦无妨。

关于党务过渡安排,有人提出现党内最高层50人中,国家可支付每人200亿美元,总数不过10000亿美元,与中国汇储仿佛,用于对高层的社会道义回报。

初看虽巨,实较暴力革命之社会折损决不可言多,不出人血出钱血,也符合多数国人'求稳不乱'的心理定位。

五、 温总自己提出的'穷人的政治经济学', 就是牢牢把握民意这条最强大的政治主线,将其死死抓在手中,与最广大的穷人形成统一战线,在将来的势力格局中形成政民同盟,拥有硬实力才是最大的政治资源。

六、 与民间政治力量进一步紧密结合,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为后来的社会转型打好基础。

七、 身在体制之中而欲行体制外事,则必须把握历史机遇,借现有影响力,在川蜀政改成功的基础之上,当机立断摆脱体制束缚,冒着成功与失败的双重可能振臂一呼,另立新制,引导中国走向一条光明民主的庄康大道。

八、 在说话不应,指挥不灵之后挂靴而去,这样的影子总理不做也罢。

此次部队(空军)表现不好,人家旅行团几个小时就跑出来了,部队硬是没有执行温的命令,始终动不了三天不到位。

温对此事的处理很好,就是要将话说出来,对着媒体将火发出来:你们看着办!!! 是人民在养活你们!!! ---为避免误解,就是要借机对世人说明一切真实情况,让国人能看明白想清楚这低效的真相何在,用真相来对抗其间的一切恶行。

另也许中国的军权不在温处,有其体制原因和派系制肘之故,与'国军'后期类同了。

九、 虽然明知温总为难,但做为一国的法人代表,想来与别人也说不着,也只有与温总一说了。

既来之则安之。要当'酱缸中国'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总理,就要拥有足够的行政执行力,就要虚心接受社会的政绩点评和监督。若不然,不如不当。

革故振新,除了决心和胆识,还要有能力和实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等于第二个崇祯乃至光绪。

既然还在此位坚持,或许另有深意,则要痛下决心背水一战,用介于温和改良与彻底革命之间寻求突破于绝处逢生,重塑中国之体。

我不提倡赞美伟人和领袖,但历史的某一刻确实还需要一个顺水推舟的引导人物和团队,这样就会使社会变革在相对较小的成本付出下,得到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无此人者,或许会出现另一种变故。

其中种种世事变故诡谲莫测,是对中国也是对温本人的挑战和机遇,或许也正是温本人所说'多难兴邦'者之所指。这种变故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但也同时是温改造中国的机遇越来越好。

但其中有个时效性。机会稍纵即逝,所以要准要早,不可在历史机遇已另外结缘后,尚还犹豫未定之中,那只能成就另外的历史功勋而与温无缘,且还要背上专制维护者的千古骂名。

在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之间,有时只是一念之差,这也是伟人与庸才的区别所在。

这不但适用于温,更适用于胡,及其所代表的整个体制。

2008.5.30.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来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