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士:地震使外界感受到中国公民社会的觉醒
四川大地震造成死伤者无数,多个民间组织及志愿者发起相关的救援及监督工作。有评论认为,该次地震使外界感受到中国公民社会的觉醒,影响中国现代政治社会。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四川大地震之后,当局目前估计该次地震给四川及周边地区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5,000亿元,这些损失除了个人财产之外,还包括灾区的基础设施。而地震发生后,不只政府官员投入到抗震救灾中,许多民间组织与志愿者也都自发地发起相关的救援工作,或发起募捐,或动身前往灾区协助。
在大震后组团前往灾区七次,发放救援物资的六四天网负责人黄琦向本台表示:"这次地震带来的最大一个正面效应就是新闻尺度比以前更为放开,另外一点更为重要的就是对人权人性的尊重,这也体现了中共以前经常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次地震对公民社会的觉醒乃至未来中国的进步应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我们天网昨天前往什邡发放救灾物资的时候,政府还主动向我们做出了一些配合的措施,在这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当局的一些进步。"
浙江的自由撰稿人昝爱宗认为,透过该次地震可以看到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在快诉地发展中,因为在此次地震中前往灾区的不少人士并非政府组织,而是公民自我发展起来的,而这是公民参与社会的开始。也就是说,中国正在以非常特殊的方式启动公民社会成长。昝爱宗表示:"公民社会就是从公民参与点点滴滴的事情开始,因为光说参与而没有具体的事也不行,正好该次地震是一个突破口,也是一个机会,好多人及团体都是自发性地前往救助,比如天主教基督教的一些组织,还有一些佛教的团体他们去灾区担任志愿者。"
公民社会,又称市民社会,是由自由的公民和社会组织机构自愿组成的社会。公民通过各种志愿性社团所形成的互惠与合作,是维系民主和促进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本。香港太阳报星期二的一篇评论表示,民间组织与志愿者的云集,加强了对救灾过程的监督,使政府的整个救灾更加透明、廉洁。最近,灾区一些特权人士挪用救灾物资、漠视灾民权益的做法,很多是由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发现,并通过网络或者媒体公之于众。评论认为,可惜的是,当局对该次公民社会的觉醒仍然后知后觉,不仅没有善于利用,而且还步步为营,多加防范。长期关注公民社会议题的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助教陈敬泉认为:"我看这次四川地震公民社会的作用还是在政府指导下发挥的,他们虽然也是自发性的,但他们还是配合政府的指导,其实他们也和传媒一样是擦边球的行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