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造33堰塞湖,雨季来临威胁大(图)

"5.12地震"发生以后,由于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在北川、汶川、绵竹、青川、安县、什邡、彭州等9个县形成了大大小小的33座堰塞湖。堰塞湖水患已经成为四川地震灾区最严重的威胁之一。

地质专家担忧,随著雨季来临,一旦设防不利,堰塞湖决堤的损害程度不亚于一次地震。




甘肃省徽县嘉陵镇宝成铁路109隧道塌方现场约12万方的山石磙入嘉陵江内,造成水位上涨漫上公路。经过兰州军区某红军师230名官兵和中铁一局的大型机械连续作业,21日上午疏通出一条长100米、宽约7米的导流渠,水位开始下降(新华社)

据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兵介绍,33处堰塞湖中较大的3处分别是北川的唐家山堰塞湖、安县的"长屯河"和青川。"其中北川的唐家山堰塞湖最大,目前水位上升超过40米,蓄水约3000万立方米。这些堰塞湖如果水位继续上升,则有可能淹没下游地区大片城镇。"

进入雨季危险性剧增

朱兵表示,目前四川水利部门正通过实地勘查、直升机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方式,全面调查堰塞湖的规模、稳定性、蓄水量、材质坝性以及上、下游受威胁范围和人员情况。"据水利、水文、地质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实地勘测认为,短期内唐家山堰塞湖不会造成重大溃堤事件,最近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但北川、汶川、青川、彭州等地周围均是高山险岭,地震后山体松动,随著5月底6月初逐步进入雨季,大面积的强降雨极易造成泥石流。"泥石流一方面会抬升堰塞湖水位,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强烈溃坝,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对震区形成二次灾害。地震只导致部分房屋倒了,而如果是大洪水,空气压缩波会让房子统统都垮。"朱兵说。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