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影响恐扩大

大陆四川强震,造成山区土石大量崩塌,形成多处堰塞湖,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中心根据福卫二号影像分析,发现堰塞湖水面及水位急速变宽加高,有些聚落已被淹没,堰塞湖下游城镇岌岌可危。

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主任刘说安表示,以四川北川县西北方漩坪地区堰塞湖为例,根据福卫二号两年前五月十四日拍的影像,可清楚看到横跨北川上游支流桥梁、河阶地和道路、两侧民宅聚落。

地震发生后两天的五月十四日,因下游大山崩,土石从高度一千三百四十三公尺的山上,瞬间滑落到六百七十五公尺的山谷,崩塌斜面总共一千四百五十七公尺,将北川县城西北方河流截断约八百公尺,形成天然堰塞湖,水面从一百零二公尺变成三百零四公尺,水位高度从六百七十七公尺上升到六百八十七公尺。

地震后六天,五月十八日水面更加宽到五百廿公尺,水位也再增高到七百零二公尺,水位在六天内升高了廿五公尺,其中只一个堰塞湖面积,就有十分之一的石门水库般大。

刘说安说,因河流宽度及水位不断飙涨,致漩坪地区的道路、桥梁、民宅全部被水淹没,村落消失无踪;一旦天然坝溃决,恐造成下游地震灾民二度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助理教授董家钧表示,据历史资料显示,百分之七十的堰塞湖于形成后一个月内溃决,因此,监控堰塞湖的水位高度及评估堰塞湖的稳定性,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台师大福卫二号影像处理中心主任张国桢这几天将卫星影像做定点比对,发现堰塞湖情况日益严重,以北川草河上游弯处一个聚落来说,两年前五月十四拍到的影像,当时河面约十九点六公顷;十二日发生地震,十四日河面已增到四十点九公顷,到了十八日,更扩增为八十五点四公顷。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