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 能源政策陷两难

国际油价冲破每桶120美元大关,已迫使亚洲各国政府开始考虑调整能源政策。为了避免刺激早已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政府通常不考虑调高石油产品价格,而采取燃油补贴与减税等措施,然而补贴与减税将导致财政赤字恶化,危及长期的经济成长。

印度尼西亚总统尤都约诺选前承诺2009年以前不会降低燃油补贴,但为避免财政赤字更为恶化,已决定改弦易辙,准备调涨燃油价格。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4月的消费者物价飙升8.96%,速度为20个月来最快,迫使央行6日宣布升息1码至8.25%,调涨油价势必助长物价压力。

其它亚洲国家也面临和印度尼西亚一样的两难局面:政府必须维持财政稳定,但不过度保护低所得者与消费者免于受燃料费上涨的冲击。但政府也很重视通膨问题,如果在 国内商品价格暴涨之际,减少补贴额或提高对石油产品价格的限制,可能进一步刺激物价。由于考虑通膨,中国一直冻涨国内石油产品价格,但今年来已造成中石化 (Sinopec)的炼油事业营收大失血。政府对中石化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PetroChina)等国营事业征收数十亿美元加值税,使情况更雪上加 霜。中国3月消费者物价窜升8.3%。

北京政府为响应国营石油公司要求,已承诺退还这两家公司进口石油的加值税,或把起征点由每桶40美元调高到80美元。

今年2月油价盘旋在每桶100美元时,仰赖四分之三原油进口的印度,已小幅调涨国内柴油与汽油价格。但印度最大的印度石油公司,每天仍因折价卖出石油产品 而亏损23.8亿卢比(5,850万美元)。为此印度政府补偿这家国营企业42.7%的营收亏损,并考虑把补偿比提高到57%。

印度趸售物价已升至三年来最高的7.57%,一名石油部资深官员表示,原油价格太高「是个问题,但政府为了控制通膨,不太可能调涨油价」。印度央行上周维持利率不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