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诗中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之句,他并没有解释何谓「乌鬼」,可能是这个名称在当时为相当普遍的用法,又或者是杜甫的疏忽,总之,这句诗出现以后引起了知识分子之间的论战,大家纷纷猜测到底「乌鬼」所指为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亦作了一番讨论,其叙述道:
(上)〔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之说者, 皆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主,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称(陜)〔峡〕中人谓鸬鹚为乌 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予在蜀中,见人家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在 其中他列出了两种解释,一是指夷人中的「鬼户」;一是指「鸬鹚」这种水鸟,在经过仔细的检视后,沈括认为「鸬鹚」之说比较合理。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说 法;例如宋代无名氏所著之《漫叟诗话》则认为乌鬼是「猪」,其谓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呼叫猪时则作乌鬼声,故号猪为乌鬼,宋马永卿《懒真子录》中除了附 和「猪」的说法,还反驳沈括之见解,认为黄鱼的体形很大,鸬鹚无法捕捉;另外又有「神鬼」之说,例如宋人黄彻的《溪诗话》以及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皆 举唐元稹〈酬翰林学士代书诗〉中的「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之句,以及元稹:「南人染病,竞赛乌鬼;楚巫列肆,悉卖瓦卜」的注解,认为乌鬼应指神鬼。
在 这些众说纷纭的解释中,究竟谁是谁非很难下最后的定论,元稹生活的年代近于杜甫,讹误的机率比较小,不能轻忽其重要性;提出「猪」的说法者亦有其理由,无 法认定其说为无稽;沈括认同「鸬鹚」最大的理由是他曾到过四川,见过鸬鹚被驯养补鱼的情况,而且此说也才能够连带解释「顿顿食黄鱼」之意含,不过奇怪的是当地人不知道鸬鹚有乌鬼之名,就字面上的意义来看两者之间也无法有任何的连系,最近笔者则新发现宋朝文人贺铸的〈晚泊小孤山作〉诗中有「饱鱼乌鬼但毰毸」之句,清楚的说明「乌鬼」是以鱼为食的,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沈括的看法。
无论如何,从士大夫对「乌鬼」的探究态度,我们可以发现唐宋以来知识分子文化上的变化,首先是士大夫们所关怀的事务有广泛化的趋势,如果您曾对宋代 的笔记小说有所涉猎的话,将会对其内容的丰富与广博感到惊讶,《梦溪笔谈》即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再者当时士大夫对于解释疑问抱持相当积极的态度,就「乌 鬼」一条来说,即遍见宋人的笔记、诗话等作品,除了上面已经提过的,还有宋黄朝英的《靖康缃素杂记》、程大昌《演繁露》等,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宋人何薳 在他的《春渚记闻》中也因为一首诗的启发,所以开始去思考月亮为何会有盈亏的问题,这些讨论所流露的其实是一种探索「知识」的精神,而不仅只是文字的考证 工作,沈括解疑的态度与方法与当时的人相较,显然是很有特色的,因为即使有为数颇多的士人一直对沈括的看法提出质疑,但是在证据上却往往限于书面的范围, 沈括是其中唯一亲临其地的人。
有趣的是这首诗是杜甫的「戏作」,目的只是「遣闷」,却不知道其无心之作会引起宋朝文人的论战,甚至到明清还余波荡漾,不过这些争论却也使得鸬鹚这种水鸟名气大增。说了这么多,您对于「乌鬼」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呢?...《笔谈.艺文》274条
- 关键字搜索:
- “乌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