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中国 宏观调控面临考验

受到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吸引,国际热钱大量涌进中国大陆,保守估计单单今年第一季就超过八百亿美元,金额庞大的热钱正伺机而动,寻找任何可能的投资获利机会,也使北京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面临空前严苛的考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海关总署四月份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中国大陆贸易顺差为四百一十四点二亿美元,而商务部的统计指出,实际使用外资直接投资为二百七十四点一四亿美元,这两者相加为六百八十八亿多美元,但同一时期的外汇储备新增金额却达到一千五百三十九亿美元,换言之,大约有八百五十亿美元不知来源,而这笔金额庞大的资金也就是一般所认知的国际热钱。

然而,为数多达八百五十亿美元的国际热钱只是中国官方的统计资料,尚不包括透过各种地下金融管道流进中国大陆的「黑钱」,这些地下资金到底有多少至今尚无法估算;不过,不久前,中国金融监理单位在深圳破获数以亿计的地下金融汇兑组织显然只是冰山的一角,由此估计,经由非法管道进入中国大陆的热钱不容忽视,甚至不排除超过官方正式统计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流进中国大陆的热钱有变本加厉的情形,「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曾引述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的话指出,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第一季以来约为八百五十亿美元,比去年提高两倍。

国际热钱大量前进中国大陆最主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不过,真正关键则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加上当地存款利率的逐步走扬。

中国官方统计显示,中国实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缓步趋坚的走势,但今年以来加速度升值,二零零五年七月一日到二零零七年底的升值幅度不过百分之十二,而今年第一季的升值幅度就高达百分之四点五左右,四月十日更是一举升破七的关卡。

另一方面,北京为抑制经济明显过热以及因物价飞扬伴随而来日益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多次调高准备金率与存款利率水平,其中,存款利率不断提升对国际热钱被认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是人民币与国际美元之间的存款利率水平呈现相反方向的发展,换言之,人民币的存款水平一路走升,而国际美元的存款利率则快速走跌,两者的利差愈拉愈大。

以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人民币与国际美元的利差超过两个百分点,且人民币利率走升的态势不变,但国际美元受到美国经济疲软的影响而持续走弱,国际美元存款也欲振乏力。

众所周知,国际热钱在全球四处流窜,寻找任何可能的投资与获利机会,中国大陆当前的「双升」局面,自然吸引国际热钱竞相流入逐利。

不过,国际热钱如水银泻地般的大量进入中国大陆,其潜在的后遗症却不容轻忽,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物价的助涨价效应,而中国大陆自去年以来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攀升以及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追根究底其实均与国际热钱有密切关连。就经济学理而言,有多少的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大陆,相对应的就会有多少的人民币释放出来。

对于国际热钱可能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不久前曾表示,当前经济固然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货币政策仍然坚持从紧,充分反映北京对国际热钱的高度警觉。


本文留言

作者郭萍英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