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4日),我与中国新民党南京党部部分同志去坐落于南京郊县溧水的无想禅寺春游。这里群山环绕,山森葱郁,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环境幽雅宜人,众多文物古迹散布其间。
无想寺始建于六朝时期,得名于佛教经典。无想,即无念。禅宗认为"无想"是众生修成正果的根本途径。在唐、南唐、宋代曾四次重建,几度易名,直至清代又复名无想禅寺。当时,香火极盛。可惜寺院在清末战火中被烧毁,仅留遗址及简易佛堂一间。目前,当地人民正在努力重建,已在原址兴建了毗卢宝殿,另有西方三圣、天王殿、观音殿、钟楼、鼓楼、藏经楼、方丈楼、放生池等正在施工中。
世间欲望的根本在于一己之权力。财欲,就是对财的权力欲望,色欲,就是对色的权力欲望。妄图让一己权力永不易手的就是专制专权。公权民治就是反对专制专权的思维,也就是民主思想。专制专权,是为一己或一党私利思想,而公权民治是为黎民百姓公权思想。前者即为"党同伐异",后者必将"天下为公"。 "党同伐异",是对私利的"想",而"天下为公"是对私利的"无想"。民主主义者,对私利"无想"之人也,一心"讲信修睦、天下为公";而专制者,"大道既隐,各私其私"。
当我登上山巅,在清澈的"天池"旁流连,眺望远方的"无想禅寺"。我突然想到,"无想"境界其实就是坐忘"私利"、泯灭"专权",一心为民,实现民主。建立民主体制,让世人无有专权之想,即是"无想"。环顾四周,吾等众人决意在民主实现之日,定当在此修建中国民主人士灵堂,让无数民主先驱在此安眠。中国民主人士灵堂为中式古典青砖绿瓦建筑,另改北京毛泽东纪念馆为中国民主纪念堂,陈列所有为中国民主而牺牲的民主先驱的事迹史料。至于毛泽东尸体,本党认为尸体暴于大庭广众之下,不符合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建议民主政府应联系其家属,将其搬迁至原籍入土。
晚上回到家中,重庆的胡世晨先生发来成都古井兄撰写的《吊林昭赋》,请我过目修改。此文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读后令人回肠荡气。我当即回信曰:"此文极好,无须修改。"
胡世晨先生与林昭女士为同时代人,且与遇罗克、遇罗锦兄妹为故友,又是辛灏年先生的挚友,为人真诚忠厚、做事稳妥可靠。 4月29日,是林昭被中共杀害40周年的纪念日,日前,在各地组织悼念林昭女士的同志悉数被中共盘查讯问。且有密报中共警方已在苏州灵岩山下的林昭墓前安设了监视器,且告知当地村民不要为悼念者带路。呜呼,被枪杀于40年前的林昭女士,竟让40年后的中共惶恐如此!悲愤之余,亦有喜念,中共的气数和民心之觉醒,于此可见端倪。
现公布中国新民党4月29日悼念林昭女士的吊文祭词,全文如下:
吊林昭赋昔有彭氏令昭者,苏试榜首,北大俊彦,蕙质兰心,沉隐多思。研习文学,呼名林昭。昭者,刀在口上之日矣,言时无心,一语成谶。当其时也,前途未定,众意彷徨。强国无路,主义死胡同;役民有方,思想活阎王。魑魅魍魉,小鬼本是恶欲当道;琴瑟琵琶,大王妄颂盛世荣昌。言左言右,制造争斗,浮夸之风日盛,乱世之象渐呈,民不聊生之祸,匿于群情激奋中矣。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上不免开朝元勋,下不嫌躬耕农黎。口舌之牢,文字之狱,遍之中国,腥风血雨。五十万莫名罪者,一千三未名湖人,枉受羁押,屈遭身辱。昭列其中,犹沧海一粟耳,然其自杀殉志,未遂益罪,既入高墙,不思改悔。人造天灾,饿殍浮渠,怒斥方遒,无惧后生。语似惊雷,敢言人众受一骗;体如弱柳,堪承狱杂施千凌。书至日报,信达有司,欲以其明,而昭世昏,蚂蚁撼树,奈其根深。累挫,日受酷虐,未稍减其刚烈。其狱中诗云:祗应社稷公黎庶,那许山河私帝王?恶不能辍,愤不忍说,节不允改,志不可夺。昭之言,之行,诚如是也。而其言凿凿,以志抗暴,宁死不屈,血书不断,密杀之祸必至矣。 身死体灭,谁曝残行。中共索取五分弹钱之时,亲属方惊林昭噩耗之至。家受其累,居无宁日,父辞于早,母癫于后。寄世亡躯何在,雨潇潇而音杳杳:伴冢衣冠空存,松茸茸而草青青。离奇夭矫,山河愤色。云漫漫若祭幡,风飒飒以招魂。屈子前远,董道而蹀躞,汨罗江水沉屈愿;昭女后继,独醒而罹难,灵岩寺鼓鸣昭心。私有民主福利,文明三大基石;囹圄凌虐子弹,越世一介孤魂。长歌当哭,风雨如晦。挽我勇者,独此一人。其思想者,清明而澈;其胸怀者,且博且爱;其勇气者,坦己过而抗强暴;其执着者,累仆不辍,虽九死其犹未悔。因思而言,因言获罪,因抗成囚,因持而殇。由思至变,忤强不遵,大智者之道,大勇者之瞫。以其弱女柔躯,亦刚亦直,生死置之度外,举世须眉赧颜。党圣不死,大盗不止,欺世盗名,欺民盗利。国命多舛,个岂独避。追之慷慨,念之唏嘘。前赴后继,岂曰无人。沧海虽阔,众志成济。横槊而赋,击戟而歌曰:民运无需主,自由福当来。霹雳一声雷,混沌天地开。
中国新民党代主席 郭泉
QQ:115659144 手机:13151423196
邮箱:[email protected] MSN:[email protected]
Skype:gwnguoquan
- 关键字搜索:
- 郭泉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