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明专栏】[名句中的人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图)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儿女的外出远行,人世间的每一位母亲的内心都是很难过的。为此许多母亲都把自己感情寄托在儿女的衣装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是唐诗中千年不衰的名句,这两句诗虽然语言直白,却非常令人感动,是游子表达思母之情的常吟之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于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用白话文来讲就是说慈爱的母亲用手中的丝线,为游子缝制身上的衣服。游子通常是指远走他乡的孩子,不管年龄大小,儿女在母亲的眼中永远都是孩子。这首诗的原文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尤其是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则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远方游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也无巧琢雕饰,却令人感到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一直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由此看来,母爱是高尚而伟大的,这种爱像春天的的阳光那样温暖、深厚。为人儿女者,也自当孝敬父母,常怀感恩之念。"忠孝节义"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恪守孝道的人倍受他人尊敬,孝敬父母是道德高尚的具体体现。孝道也是中华民族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即使是市井小民也都把孝敬父母视为人的天性。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一个家庭和睦的关键就在于长幼有序,母慈子孝。一个人在家恪守孝道,出门才能以待亲之心善待他人,"入以孝悌,出以忠信",那是致力于修行的高尚之士才能具有的崇高品德。
- 关键字搜索:
-
【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