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挖光光 1条也难找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并列三大补品,而且价格不斐。不过,近年来包括青康藏高原、甘肃等野生冬虫夏草的生产地,因为滥采乱挖以及生长环境变化等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更进入濒危状态;过去可以一口气采集到十多条冬虫夏草的高山草甸,现在可能一条都找不到了。

野生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寄生于蝠蛾属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是大陆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去年甘肃甘南产地价格为每公斤四万八千元人民币,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市场需求还是越来越大。

根据甘肃当地调查总队的调查,在甘南、陇南、天祝等地,每年都有数万名农民工从邻近地区涌入,目的就是采挖冬虫夏草,当地也有部分民众加入采挖行列。由于过度采挖破坏了野生冬虫夏草生长的环境条件,使其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去年七月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成的考察队深入青海、四川、甘肃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冬虫夏草的产量已经不到廿五年前的一○%,原本分布密集区中四○%的地块已多年没发现冬虫夏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杨大荣已经连续八年针对冬虫夏草进行野外调查,他清楚地记得,一九八三年在康定地区的贡嘎山一带海拔三八○○到四五 ○○公尺的高山草甸五十多平方公尺的地方,曾经一口气采到十多条冬虫夏草;去年六、七月他们再过去的时候,找遍了周遭三平方公里地都没找到一条冬虫夏草。

四川西北部雅拉雪山在当地被视为神山,杨大荣他们在山上碰到了一支十多人组成的「挖草队」,这些人都穿着当地的民族服装。杨大荣他们感到好奇,因为当地人应该不敢上神山挖草;不料,当地藏人说,「我们不挖,外地人来挖得更厉害!现在只有那些飘着经幡、供人念经做法事的小山包没人去挖了。」

青海、西藏是冬虫夏草分布的密集区,但产量仅为廿年前的一○%,许多地区的冬虫夏草种群濒于灭绝。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