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25年 港珠澳大桥融资定案
香港、澳门与广东珠海当局就兴建跨海大桥和隧道达成了融资协议,讨论达25年的港珠澳大桥工程上马有望。
按照三地政府最新达成的协议,工程将采取BOT形式(兴建、营运、转移)建设,由私营财团承担大部分建设投资,并给与大桥50年的专营权,剩余金额由三地政府补贴。
粤、港、澳三地官员星期四(2月28日)就融资安排达成共识后拒绝透露大桥具体造价,但确认广东省将承担35.1%补贴,澳门承担14.7%。
香港则承担50.2%,理由是香港将享受的经济效益最大。
港珠澳大桥的构思最先在1983年由香港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提出,可是三地因各方面课题没能达成共识,整项工程一直拉锯了20多年。
根据最新方案,港珠澳大桥将采取大桥、隧道混合的模式,大桥主体全长29.6公里,中间部分将修建海底隧道以便珠江口航道船只通行。
工程包括兴建三个人工岛,其中东人工岛和西人工岛用于连接大桥和隧道,拱北人工岛将连接大桥主体和通往澳门和珠海的连接道路。
大桥将为六车道双向行车设计,最高限速每小时100公里。通关则采用"三地三检",即各自兴建境内边境管制设施。
预计大桥建成后,香港来往澳门和珠海只需约30分钟,比目前乘坐高速渡轮节省一半时间。
- 关键字搜索:
-
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