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大餐 联合国推广

科学家指出,甲虫、蚂蚁、蜜蜂、蟋蟀和蝴蝶等昆虫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作为应对天然灾变时的替代粮食,养殖食用昆虫还可能成为开辟财源和提供就业的好机会,其供应对象不仅涵盖灾荒饥民,甚至可作为太空人的粮食。

高蛋白质 可作太空人粮食

为规范食用昆虫养殖并评估其营养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日前在泰国清迈召开为期三天的专门会议,有来自十五个国家的三十几位科学家受邀与会。日本科学家甚至提议,在太空船上开辟虫虫养殖场,为太空人供应食物,还说这比养牛或养猪更实际。澳洲、荷兰和美国研究人员则说,该国有愈来愈多餐厅提供这类虫虫大餐。

FAO表示,目前世界各国食用的昆虫约一千四百种,在非洲的三十六个国家中,至少有五百二十七种不同昆虫被当成食品,亚洲二十九国和美洲二十三国也有食用昆虫的习惯,如泰国人吃蟋蟀和蚕、非洲人吃蚱蜢、南美人吃蚂蚁等,而且这些昆虫确实具有高营养价值。

其中,人气最高的虫虫大餐主要有四类:甲壳虫类、蚂蚁和蜜蜂类、蟋蟀和蝗虫类、蛾和蝴蝶类。它们营养丰富,可以像肉类和海鲜一样提供高蛋白质,一些昆虫幼虫则富含脂肪、维他命和矿物质等营养。

在某些地方,昆虫仅被视为应对饥荒的临时替代品,但在泰国等地,有差不多二百种昆虫被食用,有的还被制成小吃出售,更是吸引观光客的重要资源。

FAO驻曼谷林业官员杜斯特表示,不同地区有接受昆虫做为食品的不同文化,昆虫可被视为因应饥荒问题的对策。但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小型供粮单位整合起来,好让它们能够充当救难团体的辅助工具。在大多数国家里,饲养、运送和销售昆虫的机制根本不存在。

养殖食用昆虫 穷国农村新财源

被称为"可食昆虫先生"的荷兰热带昆虫学家凡斐斯痛批,西方对吃昆虫抱有偏见,导致救援机构无法将昆虫纳入其替代粮食方案。杜斯特则强调养殖可食用昆虫的重要性,声称昆虫养殖将可为各国农村提供新财源,特别是在一些嗜吃昆虫的国家。而为了使昆虫看起来更为可口,养殖业者应在昆虫的包装和市场开发方面下点工夫。

美联社记者凯西实地走访泰国清迈,写下第一次品尝虫虫大餐的心情故事。他写道,在炸蟋蟀、虎头蜂幼虫、蜜蜂幼虫和竹虫大餐送到面前时,心跳加速,留下很难忘记的惊恐记忆。但是当咬下第一口蟋蟀后,酥脆美味令他想起虾子或花生。蜜蜂幼虫和蜜饯一样香甜爽口,虎头蜂幼虫虽鲜嫩多汁,但令人作呕。他觉得大负子虫 (water bugs)最难吃,闻起来像是穿过的臭袜子,吃起来味道则像是腐烂的树叶。




本文留言

作者编译 陈泓达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