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炸沉承载着大禹治水美丽神话的“呼归石”(图)

昨日,位于朝天门水域弹子石段的"呼归石"实施首次爆破。据了解,"呼归石"原名"乌龟石",不到1秒连爆36次,"乌龟"头部沉入江中。到今年8月爆破结束,承载着大禹治水美丽神话的"呼归石",将彻底消没于江中。

1秒钟内连爆36次

"3、2、1,起爆!"昨天下午5:08,总指挥一声令下,只听"轰隆"一声,烟雾腾空而起,"呼归石"一角沉入江中。

据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负责人介绍,本次爆破是"呼归石"首次爆破,爆破部位为"呼归石"前端靠近朝天门一侧。整个爆破过程不到1秒钟,实际上已经连续爆破36次,引爆了98个爆破孔,共计27.6公斤炸药。

"呼归石"位于朝天门水域弹子石和野苗溪中间地带,长120米,宽80米,呈椭圆形。"呼归石"的存在,使得这一流域水流紊乱,建国至今,已经发生过5次较大规模的沉船伤亡事件,威胁航道安全。

三峡蓄水达到175米后,朝天门水域有效航道将变宽,"呼归石"成为万吨级船舶进出重庆的障碍。因此,"呼归石"爆破势在必行。

据了解,整个"呼归石"爆破将分为水上爆破和水下爆破两步,多次进行,持续到今年8月,届时,"呼归石"将彻底消没于江中。




这块石头传说与大禹治水有关,今年8月将全部炸沉,以扩宽航道

"呼归石"形似乌龟

一直以来,矗立于江中的这块石头,因为寄托着"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深入人心。"呼归石"将被炸掉的消息更是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

据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负责人介绍,网友"重庆老罗"网上发帖呼吁保留重庆唯一与大禹有关的传说"呼归石"后,他们会同相关专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文物价值考察,发现大禹治水时,重庆仍是一块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且依据当时重庆的地理环境不可能存在水患,大禹治水只能是民间的口头流传,不具有文物保护价值。

而这块石头外形,酷似一只昂首的乌龟,"龟头"正视朝天门,"四肢"也清晰可见,据考证,这块石头应该叫做"乌龟石",而不是现在所说的"呼归石"。

"呼归石"的由来

大禹从天上降临人间,到了江州(现在的重庆),和涂山九尾孤的女奴相遇,二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妇。大禹婚后第四天,来到凤凰山查看水情。水神兴风作浪,长江浊浪拍天......大禹见此景象,立志把天下的洪水导入大海。一晃3年过去,大禹一次回家途中发现,江水并未完全疏通,便变成犀牛,跳入滚滚洪水之中。而苦等丈夫归来未果的涂山氏站在山坡上眺望,只见一头犀牛正在下游戳石。她明白了:这就是她的丈夫!涂山女站上江边的石头,深情地呼喊:"禹呀!快归来吧。"随后,大禹两次过家门而未留,涂山女便追赶着大禹,伫立江边呼喊:"禹呀,我就站在这里等你一辈子!"日久天长,涂山女化为一块石头。这就是呼归石的由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