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道教珍品 唐代皇帝石刻现西安


2008年2月12日,西安收藏爱好者乔连学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唐睿宗中央黄天真文石刻捐赠给西安博物院。

一名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民今天将收藏多年的唐睿宗中央黄天真文石刻,捐赠给西安博物院。专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等级最高的道教石刻,也是保存完整、纹饰最精美的唐代皇帝石刻。

中新社报导,文物捐赠仪式上午在西安博物院举行。西安博物院院长向德表示,此石刻为青灰色石质,盖、底各一石,盖石为正方形,边长七十四公分,厚十二点五公分;底石也是正方形,边长七十三公分,厚十五点五公分。

向德说,盖石正中有天马状麒麟图案,为道教五灵之一的中央守护神,周边刻有十二朵祥云;底石的四个侧面有十二个动物线刻图案,依次为牛、雁、蟹、狗、狼、豺、羊、鹰、龙、蛟、鱼、鳖,刀法流畅洗炼,动物造型和一般唐代石刻常见的十二辰图案差别很大。

专家指出,底石石面所刻十六个道教符篆大字的汉字楷书译文为:“黄中总气,统摄无穷,镇星吐辉,流炼神宫”,书法遒劲有力,刀功熟练,线条流畅,是道教书法石刻艺术的精品。围绕着十六个符篆大字四边还刻有一百六十一个隶书文字,为四周旋读形制,字体工整美观,内容也有学术研究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育成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该石刻有三点贡献:首先,它证实文献所记载的唐睿宗李旦死葬桥陵、昭成皇后窦氏附葬等史实。

其次,修改部分文字记载错误,例如“旧唐书-睿宗纪”称“上尊谥曰大圣贞皇帝”,其中的“贞”为误录,应按照桥陵镇陵石刻文字改为“大圣真皇帝”。

第三,石刻能补充和丰富古代皇帝葬仪知识,它揭示出桥陵使用“太上灵宝洞玄灭度五炼生尸妙经”之仪,两“唐书”及相关文献记载桥陵葬式,从来没有说到采用过道教葬仪,因此石刻上有关唐代帝王葬仪采用道教仪式,这在唐代历史研究还是首次披露。

专家说,这说明道教在当时皇室葬仪中具有重要地位,也说明道教文化在初唐时期的影响深远,对于研究宗教史,古代皇家葬仪以及书法史等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