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新桃换旧符 皇家请“仙姑”当门神

 

 《养心门判子门神》

贴门神是汉族传统习俗,为年画中的一种。早在尧舜时代就已出现,到了两汉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从明代宫廷开始,腊月二十四,皇上家也贴门神,并渐渐演变成宫廷年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贴福字......"贴门神,不再是寻常老百姓家的专利。

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每年腊月二十四,明代宫廷将门神奉安于各殿各门两旁。明史玄在《旧京遗事》有言:"禁中岁除,各宫门改易春联,及安放绢画钟馗神像。像以三尺素木小屏装之,缀铜环悬挂,最为精雅。先数日,各宫颁钟馗神于诸亲皇家。"

不过,皇帝家跟一般寻常百姓家的贴门神的方法多少还是有些区别。乾隆年间制定的《钦定工部则例·门神作》记载当时宫内门神画种类、用料、做法及绘制数量都有规定,相比民间,宫廷所挂门神也要气派和精致很多,不少都使用了沥粉贴金的绘画技巧。而且,宫廷里所挂门神画是先画在纸、绢或布上,再装裱到木框里,框顶安有铜挂环,以便用时挂于门扇上,用后也方便摘下来妥善保管。

宫廷的年画只要不污旧破损,是可以一年年接着用的。所以,今天我们才可以看到两百多年前的清宫里的门神画。从腊月二十四,内务府把门神、对联悬挂在宫苑各处门上,一直到农历二月初三,门神才会被摘下收起。

 

 《桃篮仙姑门神》

在门神画中,武门神是最为显眼的,这与门神最初的由来有关系。明清时期流传的民间故事中,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患有重病,天黑就觉得寝宫外有鬼魅呼号,寝食难安。于是派了手下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去把守大门,一人持剑,一人执鞭,甚是有效。为答谢二人,于是唐太宗命人将这两员虎将的画像贴在大门上,后世仿效沿袭,就成为"门神"的由来。

但宫廷门神画中并不止武门神,除此之外,还有文门神、仙姑门神、童子门神、钟馗门神等,不过,武门神的"待遇"和地位是最高的,用沥粉贴金的面积也最大,可以说含金量是最高的。至今,武门神的金瓜金盔金甲也依旧鲜亮。

宫廷门神还有一点与民间有区别,那就是以女性为门神。民间极少用女姓为门神,但宫廷却有不少仙姑门神。个个仪静体闲,柔情绰态,翩若仙子。与武门神等区别甚大。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