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过一半农田缺少灌溉条件(图)
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透露,目前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处于“望天收”的状态。



水利部:中国耕地不足一半是灌溉面积

陈雷告诉官方新华社说,全国有54%耕地缺少灌溉条件。他形容中国许多灌区工程目前的运营状态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浑身是病,难以为继"。

陈雷说,中国现有的灌区大多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修建,相关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灌溉面积萎缩、抗灾能力差、用水浪费严重,大大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水利部官员指出,中国农业生产以灌溉为主,目前占全国耕地46%的灌溉面积,肩负全国75%以上粮食、90%以上经济作物的生产。

其中,中国全国433处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溉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2.5%,但就生产了全国约25%粮食,占全国农业生产总值三分之一以上。

水利部定下在2008年完成20至30个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000万亩的目标,并对中部地区49座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

冰山一角

然而,灌溉水利设施落后只是中国农业生产问题的其中一环。

在工业急速发展、农地不断被开发成工商用地的趋势下,中国农业还面对着水源和土地污染等问题。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去年公布的数据,全国有1.5亿亩农地受到污染、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

以上三项合计,中国耕地总面积超过10%受到污染,全国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估计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近日中国中南部地区大范围冰雪灾害进一步重创粮食生产。截至1月29日,雪灾影响的其中16个省区因低温受灾作物面积达到1.05亿亩。

2008年,中国民众在一片粮食价格上涨声中迎来了农历新年。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对物价会造成多大影响,相信是民众普遍关心的议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