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博士:来美这么多年,这个晚会水平最高(图)

(看中国记者杰森美国纽约市报导)2008年2月7日晚上,是美国神韵艺术团的第12场新唐人全球新年晚会在纽约的无线电城(Radio City Music Hall)圆满落幕的日子,记者采访了一位生物博士张先生。

张博士

张先生对于正义以及天意有非凡的想法,他表示,晚会节目相当有气势。表达出了光明战胜邪气、传说跟正义这种感觉。自由是不可被战胜。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真正的自由,是上天上帝所赋予,而阻碍这种自由,是违背天意,会受天意的惩罚。真心追求天意的,肯定就是正道循环。

而从艺术中他也领略了历史事件的意义,譬如《大唐鼓吏》就很有八公下山扫尖兵的那种感觉。他说:“淝水之战,当时是符坚和东晋打仗,当时东晋只有八万精兵;符坚拥有百万雄狮。到最后符坚爬到一个高处看着东晋的八万精兵,看着旌旗招展,很有这种气魄,虽然人数上来说有这种轻薄的感觉,可以说是那种不可战胜的感觉。”这个节目让他想起了淝水之战,就像孙子兵法一样,有一种气势在里头,能够实现任何东西。“那个鼓就有一种风韵在里头,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的力量在里头,非常非常新的感觉。”

身为生物博士的张先生说,晚会节目是观赏(视觉)和艺术上的飨宴,能让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从背景上来说,非常漂亮,让人耳目一新,而《嫦娥奔月》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说。他还表示,节目本身很有观赏性,艺术性、水平也很高。现代人欣赏水平也高,喜欢看档次较高的节目。“你看我来美国这么多年,这个晚会算是水平最高的。”

显然张先生对于历史文化很有研究。“那种鼓一方面是正声在里面,另一种是正气在里头。咱们中国古代历来就讲究礼”“义薄云天,我们中国古代讲那种义士呀,像古代当时有那种常人话讲长虹贯日...”,他表示节目就有这种气势在里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有这种气势,民族就能够兴旺,这《大唐鼓吏》中就能看到这一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杰森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