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国当前经济模式无法持久

春节期间,与以往一样的是,返乡潮在全国各地掀起;然而,与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年加入返乡潮的数百万名老百姓与民工却在各大城市内的车站被堵,几个星期来,数百名民工被卡在交通运输站的照片出现在世界媒体上,谓为观止。

一方面,它体现出了中国经济对民工的强烈依赖与需求,另一方面,也凸现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据国际先锋论坛报文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持久”(China cannot sustain its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称,由今年“春运”问题延伸来看,中国当前的经济模式无法持久。

据2006年官方数字显示,全国目前约有1.5亿名民工。然而,仍有7.4亿人(占人口的56%)居住在乡村,比其他在同一发展阶段国家的比率大出许多。而且,中国农业发展只有其他经济领域发展速度的六分之一。

对于中国民工而言,抛弃乡下、前往城镇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窄门。尽管在城镇内缺乏社会福利、辅助、儿童教育、居住等条件,薪水却比乡下高出3倍以上。因此,不论城镇工作多么难以承受,许多民工仍然无畏前往。

问题在于,中国大量民工的涌入非但造成各种各样的非人道待遇,不卫生的居住环境,而且,至今为止,中国民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是很少。数据显示,自1993 到2005年,民工只占每年全国生产总值平均9.6%增长的1.1%。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增长则来自于资本累计,占全国生产总值的5.3%,同样比其他类似发展阶段国家的比率高出许多。

分析者强调,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太依赖于资本,而不是劳动,投资占全国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已从2000年的35%上涨到2006年的45%。

世界银行北京高级经济分析者库吉斯(Louis Kuijs)表示:“在劳工分配方面,中国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步,其中包括提高人民的流动、搬迁能力。”他强调,北京必须放松户籍制度以推动更大的城乡移动,中国南部不少劳工短缺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

高盛中国(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梁洪(Liang Hong, 音译)也指出:“为什么这些民工进城工作了这么多年后仍然无法在城内居住?”

而且,短视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已大大消耗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时导致全国无数江河湖流严重污染。

中国必须改变当前的经济模式,包括压低人民币、依赖出口的做法,同时放宽服务业,解除商业街的枷锁。

如果允许更多民工进城,乡下的农民人数会减少,农业生产能力将上涨,减少目前的贫富差距。另外,城镇内的高效率也将自然保持中国产品的低价。库吉斯称,“这么做将能够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