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出口征税 旨在平抑物价

中国自明年1月1日起,对多种粮食征税一年,以协助平抑国内食物价格上扬。

国际玉米价格也升至11年来最高点

官方新华社报道,中国宣布将从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

这是继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后,中国政府再次通过税收杠杆抑制近期增长过快的粮食出口,引导粮食向国内供给,以平抑其价格上扬。

此次开征出口暂定关税的产品共涉及57类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其中麦类和麦类制粉出口暂定税率分别为20%、25%,玉米、稻谷、大米、大豆出口暂定税率为5%,玉米制粉、大米制粉、大豆制粉出口暂定税率为10%。

近段时间来,受国际粮价不断攀升影响,中国出口粮及其制粉价格存在较大价差,从而带动了中国小麦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

粮食出口的猛增从根本上推动了国内粮价上涨的预期,并使粮价上涨成为当前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最新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1月至11月,中国小麦和玉米的出口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6.51%和85.3%,大豆的出口量同比增长24%。

这些数字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担忧。在日前宣布取消小麦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出口退税之际,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调整部分原粮及其制粉产品的出口关税是为了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目前粮食价格水平,缓解贸易顺差。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